探析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价值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期   作者:吴红英
[导读] 在侗族的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性文字的存在
        吴红英
        贵州省剑河县剑河第三中学556400
        摘要:在侗族的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性文字的存在,因此往往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得以进行的,其中“歌唱”则通过“以歌曲传承文化”的方式,极大的推动了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侗族的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深深扎根于侗族的民族文化土壤中,以歌唱的形式将民族文化融入音乐艺术的血脉中,并成为了侗族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重要媒介与载体,可以说,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族文化生长与繁衍的重要途径,侗族大歌蕴含着极为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包含了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民族情感和精神追求等各方面的内容,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管是在民族艺术文化方面,还是在社会功能价值方面,侗族大歌都始终展现着其巨大的魅力。基于此,本文则针对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侗族大歌 音乐特点 社会功能价值?
        引言: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侗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艺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扎根于侗族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以歌唱艺术的形式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侗族大歌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艺术文化及社会功能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讨。对此,我们需要基于艺术文化功能价值的理论层面,对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进行深入的探析。
一、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
        (一)侗族大歌的仿生性特点
        在音乐最初的起源理论中认为“模仿”是音乐产生的根源所在,艺术的产生也源自于人类对自然界现象的模仿。对于侗族大歌来说亦是如此,侗族人崇尚自然,他们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现象中获得和捕捉灵感,并进行拟声模仿和音乐艺术加工,以此来表达侗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崇。侗族傍水而生,河流湖泊、鸟语花香,这些都给侗族大歌的创作和产生提供着艺术灵感【1】。
        在侗族大歌中有着形式各样的拟声模仿,这些都是源于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现象的“和声”,侗族人将对这些声音的模仿巧妙的融入到了侗族大歌音乐艺术中。如侗族人习惯通过持续性延长的“la”声来模仿水流的声音;通过各种高声部的独唱来模仿宛转悠扬的虫鸣鸟叫。因此,侗族大歌很多都是来自于对大自然各种声音现象的模仿,表达了侗族人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二)侗族大歌的多声部特点
        侗族大歌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多声部的演唱方式和宛转悠扬的曲调更是使侗族大歌成为了合唱民歌中的杰出代表,极大的丰富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形式特点。
        在侗族大歌的合唱之中,歌词叙述部分作为其核心化的歌曲演唱部分,在由领唱部分进入合唱部分后,是由一个主旋律和多个旋律变体分支所共同组成的,进而完成对统一音乐情感和内容的艺术表达【2】。


二、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价值
        侗族没有其自身的民族文字,因此,侗族文化在最初的时候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的,而侗族大歌自然也承担着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是对侗族人民生产生活、情感精神追求等的生动反映,侗族大歌不仅仅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艺术作品,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内涵和社会功能价值。
        (一)侗族大歌的社会交往价值
        侗族人民热情开朗、大方好客、注重礼仪,喜欢聚居生活和人际交往。在侗族的聚居地,人们通常喜欢通过各种集体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进行人际交往,在侗族很少见到完全个体性的社交空间,而侗族大歌则是侗族人民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重要媒介,是侗族人民融入集体的重要桥梁和途径。
        在侗族村寨,人们为了增加和联络彼此间的感情,则会定期举办和组织一些大型的集聚活动,如鼓楼演唱和对唱、敬酒献歌、拦路迎客歌等,这些都是与侗族大歌音乐艺术密切相关的活动形式。通过以上各种歌曲演唱活动,可以消除陌生人初次见面的尴尬,拉近彼此间的情感,与此同时,不同侗族村寨、不同年龄和辈分之间的人,也可以通过歌曲演唱活动建立起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增进整个民族整体的团结【3】。
        (二)侗族大歌的文化教育价值
        侗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口口相传是其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和途径,而侗族大歌则其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主要形式之一。侗族大歌中蕴含了丰富的侗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精神道德追求、生产生活经验等,是侗族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文化积累和沉淀,“以歌曲传承文化”是侗族大歌的重要功能价值,侗族大歌也因此素有“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之称,通过侗族大歌,我们可以清楚明确的了解侗族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演变过程。
        举例来说,侗族大歌《春蝉之歌》,歌颂是侗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精神;《噶统——噶景空》,歌颂的则是侗族儿女对自由的婚姻和爱情的追求与向往;伦理大歌《父母恩深》,歌颂的则是父母恩情和养育儿女的辛苦,教育侗族儿女要懂得感恩和尊老爱幼等。
        (三)侗族大歌对社会次序的维护价值
        侗族大歌对于侗族人民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艺术,更是侗族家庭的行为规劝准则。在侗族,孩子们一般到了三岁左右,就会跟随父母学习侗族大歌,这些歌曲会教育和引导侗族儿童学会如何做人做事,从歌曲中学习和了解到侗族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侗族人民在侗族大歌的学习和演唱中,潜移默化的就会深刻领悟到自身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文明制度和行为准则,对于侗族的民族内部和谐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现代化发展不断推进的社会背景下,传承和保护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是极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而侗族大歌作为我国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和明珠,对其的传承和保护也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对于侗族的来说,侗族大歌孕育和包含了其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情感追求,是其民族特色和民族色彩的彰显,更是我国重要的精神文化宝藏,对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价值的深刻探析和研究也因此则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吴运美,杨毅.论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08):59-64.
[2]李江南. 城市化背景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嬗变[D].暨南大学,2015.
[3]潘永华. 论侗族大歌音乐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思维基础[D].中央音乐学院,2012.
[4]尹庐慧.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