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探究式的整本书阅读模式探讨 ——以《边城》阅读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期   作者:毕秀金
[导读]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中18个任务群之一,是当前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毕秀金
        华师大松江实验高级中学     上海市  201620
        摘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中18个任务群之一,是当前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它不像以前教师向推荐学生阅读一本小说或文集那么随意和简单,也不像个别省市借助考试将整本书阅读异化为检测那么功利。新课标:“设置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读书习惯,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专题探究  《边城》
    新课标还要求:“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阅读只是开始,交流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甚至于可以说,阅读完一本书并不是目的,而是“要有一定的课时开展研讨活动,交流阅读和写作的体会与感悟。重视学生研读后的交流和评价活动”。下面我们以《边城》为例探讨一下专题探究式的整本书阅读模式。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名篇,尽管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节选部分感受到沈从文田园牧歌式小说的情调和诗意,但跳跃式的节选内容让学生获得的信息是碎片的,对书中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更不用说去感受理解这部小说的悲剧美了。所以对《边城》做整体阅读就十分必要了。
        整本书阅读读前需要指导,读后需要讨论交流,这样才能将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以下是我们备课组设计的阅读环节:
        第一阶段:学生自读。要求:1、通读,了解小说的整体情节。2、第二次阅读,边读边作旁批,写阅读感受。3、在班级讨论群作阅读交流,每人不少于3次。
        第二阶段:以专题形式做讨论交流。
        专题一:以小组为单位,利用ppt或者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情节内容的梳理。
        专题二:按照学生阅读人物的兴趣分组,进行人物形象的讨论交流。
        专题三:诗性意蕴的在《边城》中的体现。
        专题四:《边城》的语言。
        专题五:小说主题的多元解读。
        第三阶段:以小论文的形式递交阅读成果。
        在这三个阶段中,专题讨论交流是整体阅读的主体。五个专题从《边城》这一中篇小说的各个侧面进行合作与分享、阅读与交流,其中有探究,更有审美。
        
        这里具体来看一下专题三的教学。
        一、导入
        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自1934年春完成至今已经八十二年了,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篇小说,它的影响力非常大。批评家李健吾先生评价它“是一部idyllic(牧歌的、诗的)杰作。”沈从文先生自己也说想借《边城》表现“爱”与“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讨论交流《边城》之美。
         二、讨论交流《边城》之美
第一组:边城的风景之美
1、学生ppt展示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并说出景物的特点,给人的感受。
2、讨论:选文中的几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组:民俗之美
        1、学生ppt展示小说中出现的民俗活动
        端午节:抓鸭子、赛龙舟,胜利者是男人力量美的象征,往往能获得少女的放心。
        唱歌:小说中的唱歌,归为两类,一是爱情的象征。翠翠父母因歌相识,翠翠作为他们爱情的结晶因歌而生,还有傩送唱歌给翠翠听;再一个是亲情的体现翠翠和爷爷平常喜欢在山水间纵声歌唱。
        渡船:本是一种交通方式,这里承载了邻里情、祖孙情,渡载了很多民俗活动,被赋予了更多内涵。
        2、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写这些民风民俗?
        小结:民俗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湘西特色的民俗文化,营造出朦胧悠远、朴实隽永的美学意境。


         第三组:人情之美
         1、学生ppt展示小说中美好的情感
         邻里情、男女情、祖孙情、手足情
         2、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构筑这样一个人情的“世外桃源”?
         小结:沈从文的乐园构想,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投射到人物性格、人际关系、茶峒社会与习俗、甚至自然环境等,各个层面。他没有把这些美德堆砌于主人公身上,这种美德不是个人修养的结果,而是本地风尚习俗使然。为了强调民风淳朴,沈从文把妓女接客这种极端的事例也理想化了。
         三、深度阅读:
        教师:依山凭水的小城,关乎风水的白塔;清澈见底的河流,攀引缆索的渡船;极富地域色彩的民俗活动,还有小说中淳朴的人情,这些,真是“翠色逼人”。当然,小说给我们的美感,不仅是风景、民俗和人情,还有沈从文讲故事的方式。
         还记得初中时候学过的《愚公移山》《桃花源记》是怎么开头的吗?
         《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特点?——全知全能,时间、地点、人物直接交代,清清楚楚。这种叙述手法的视角叫零聚焦的全知全能叙述视角。这是典型的民间叙事方式,历史、现在、未来全在他的视野之内,简明扼要,古朴动人。
         这种民间叙事有怎样的风格呀?——故事讲起来从容自然、慢条斯理,形成娓娓道来的风格。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可以形成文章娓娓道来的风格。
        《桃花源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在东晋太原年间,《边城》开头有直接交代具体的时间吗?没有,只有依山傍水的小城这个空间。如果从全文范围来看呢?找找表示时间的词,有哪些?很少,基本没有。
         思考一下,为什么重空间性的叙事,几乎没有表示时间的词呢?
         讨论明确:
         (1)形成一种梦境、虚幻的意境。
         (2)人们生活美好,忽略了或不在乎时间的存在和流逝。
         (3)时间虚化后,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故事发展是相对缓慢和停滞的,当时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有国内战争动乱,打造一个宁静和平的空间,受外界影响小,凸显“边城”的意蕴,突出湘西民风的淳朴。
         课堂小结:在陶渊明的桃花源中,时代是错位的,那里的人为逃离战乱,才避居一隅。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从而达到与历史发展进程脱节的洒脱放达的境界。《桃花源记》可与而不可寻,亦真亦幻,宛如梦境。《边城》空间化叙事的处理,与《桃花源记》相映成趣。形成一种恬淡悠远、清新自然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情境中传达出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包含着无穷的韵味。
         
        通过以上课例,我们不难看出专题式的阅读方法具有明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又具有分享开放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具有真正探究的性质。有的老师认为整本书阅读嘛,学生自己读就好了。还有的老师把整本书阅读活动等同于平时的课内阅读,精耕细作。一种“放”,一种“收”,前者放羊式的阅读学生读过之后懵懵懂懂,难以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提升;后者处处落实一来没有那么多时间,二来消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所以,整本书阅读最为理想的形式就是“放一放”“收一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读书习惯,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老师同学交流来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在这次《边城》阅读活动中,学生和老师一起制定专题阅读内容,在个性化的阅读之后,分组合作,然后集中在课堂上交流。在阅读活动中教师没有放弃首席地位,在学生充分计论与交流的基础上,适时地介入,或是提供有关名家评论资料,或是提出更新更深问题,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审美与评价。?学生借助老师和同伴的力量,突破阅读道路上的寂寞和障碍,通过参与阅读交流、质疑思辨等形式,激励自己在群体阅读中获得感染和持续的动力。
        总之,专题式的整本书阅读模式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学生互相促进,在阅读中提升审美能力,在合作中获得探究能力,在分享中锻炼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但整本书阅读需要氛围,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各种有益于学生发展的阅读模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