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 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社会行为规则的培养,是利用生活认知经验,让幼儿感知社会行为规则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社会行为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教育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规定的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幼儿 社会行为 规则 有效方法 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强调:“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良好的社会行为规则。”[1]良好的社会行为是一个人道德品德的标志,我们要重视幼儿良好社会行为规则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幼儿良好社会行为规则的方式方法。
一、从社会行为视角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1.走进社会,感受于体验规则。
幼儿年纪小,模仿强,对各种行为具备形象性,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就会潜移默化去学会相应的行为与习惯。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幼儿走进社会,让社会的环境潜移默化去影响幼儿,让幼儿从中感受规则的必要性,培养其规则意识[2]。
2.将课堂搬进社会,学习与理解规则。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社会教育应打破呆板、单一的说教模式,创设出一个让幼儿能感受、接纳、关爱及支持的环境。教师要尽可能把课堂转移到社会环境中,让幼儿发挥自身潜能去学习与理解规则。
3.将社会搬进课堂,掌握与巩固规则。
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不但可给幼儿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活动氛围,幼儿还能依照自己的爱好参与活动,从而具有更多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机会。当幼儿认识到规则后,就必须要进一步掌握与巩固联系。事实上,天天带幼儿融入社会不现实,因此只有将社会搬到课堂,将规则搬到幼儿所喜的区域活动。
二、通过榜样示范,帮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
教师是幼儿的示范榜样,时时处处注意言行身教,教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不做与良好行为不符的事情,排除“不良刺激”的诱因,让幼儿有直观且统一的生活、学习环境[3]。我们要运用榜样示范、情景表演、观察讨论等训练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行为,明白实施良好行为的原因,帮助幼儿掌握具体的行为方式,明白什么情况下应该怎样做,该如何做。同时,引导幼儿明白行为要求是对每个人行动的约束,每个人在活动中都必须遵守行为要求。
三、让混龄运动助力幼儿社会行为规则发展。
我们幼儿园自办园以来一直是采取的混班混龄的方式开展晨间户外活动的。首先,根据幼儿三个年龄段各种动作发展的水平,开展区域混龄的体育活动,因地制宜地开设多个混龄运动区域。其次,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而又有序的环境,使幼儿能够自主地投入到游戏环境中开展各类活动。再次,根据混龄幼儿活动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户外活动器械。由于是混龄混班活动,活动对象是三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他们的运动水平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因此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器材的基础上,运动活动器具也具有层次性,从而更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得到满足,推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乐于运动,并在运动中学会与人交往[4]。
四、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规则意识。
1.利用游戏发展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幼儿的自我认识最早主要来自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积极探索和体验,而形式多样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为幼儿自我认识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如小班集体游戏《蚂蚁搬豆》,刚进行时,大多数幼儿以试探性行为为主,能大胆、主动参与的幼儿较少,在老师的鼓励下,幼儿开始活跃起来,一个个趴在软垫上,模仿小蚂蚁,以最快的速度爬向目的地。当他们把“粮食”顺利运回来的时候,老师及时给予表扬,从而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我行!我真棒!”以及自身在集体活动中的价值。?
2.利用游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人际交往技能。
游戏为幼儿间构建初步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极为适宜的机会和场所,通过参与,不但能使幼儿获得体能的锻炼,还能让他们学会协商、合作、互相帮助等。幼儿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在群体游戏中便得到良好的发展,如在组织幼儿玩球、玩圈、玩棒等游戏时,鼓励幼儿组合,完出新花样,玩出合作的乐趣。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影响幼儿内化社会行为规范。
游戏所独具价值的规则性,是一般活动所不具备的[5],而正因为它具有这种“惩罚”不公正、不合理行为的约束力,所以备受幼儿的喜爱。在游戏中为使其能井然有序地进行、圆满结束,同时又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过失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幼儿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自制力,内化游戏规则,并用来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4.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的进取心和行为的积极性。
一些竞争性的游戏,整个过程活泼而激烈,对每个参与者来说,取胜的机会始终是均等的,而其结果通常是不确定的、变化莫测的。为了取胜,幼儿必须摒弃一切懈怠和散漫的行为,承受对手或竞争目标施加的心理压力,用自己强烈的进取心和行为的积极性,靠自己的意志、力量,勇敢地面对困难。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更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强对弱”的方式,同一内容不同要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力比赛,更好地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在短期时间内能完成并见效的,它需要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做有心人,点点滴滴、随机渗透、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巩固效果。培养规则意识只有幼儿起身经历整个规则,多次尝试规则,感受规则带来的快乐,不遵守规则的失望和沮丧,才会感受到规则与生活密切相关,感知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产生出对规则的认同感和尊重感,加深认识规则,巩固规则意识。?
[1]张晓梅.游戏中儿童的规则意识及自我控制能力培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1).
[2]孙宏艳.好习惯是怎么培养出来的[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3]郑三元.规则的意义与二宫规中教育新思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6):12-14.
[4]房玮.社会科中规则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5]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幼儿园国宾部 电话:13961169240 姓名: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