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杰 李兴俊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31 )
【摘要】南洋学院经过5年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出了“一体多元?专创结合?三阶递进”的“双创”育人新模式,这个育人模式解决了 “校、院”两级机制问题;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脱节的问题;通识教育、精英教育和延伸教育分层分类教育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评价的问题,通过整合“政、校、行、企”资源,优化“双创”生态环境,以“1+N”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落实“项目科研+创业大赛+项目孵化”的“双创”一站式服务,最终形成新的“双创”育人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一体多元;专创结合;三阶递进;一站式服务
一、 引言
中国的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按照政府出台的标志性文件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9年到2010年,在这10年当中,主要依靠清华、北大等985高校在借鉴欧美的“双创”育人模式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双创”教育路径;第二阶段是2010年到2020年,在这10年中,以国务院、教育部等通过重要部门文件的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1];第三个阶段是2020年至今,以“职教20条”来确定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以“双创”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等核心素养能力,以创新创业平台来落实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 [2]。如何落实好“双创”国家战略的着力点在于“双创”的教育改革的问题,如果深入开展“双创”的教育改革,是践行“双创”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双创”育人模式有职业院校中的代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五业融通”的“双创”育人模式[3],本科院校代表温州大学的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双创”育人模式[4]。通过对这些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总结提炼可以得出目前创业教育面临的三大问题如下:
1、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脱节问题
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分开教学,负责的部门不一样,创业教育由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行政部门管理,而专业教育由各个二级分院负责。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因为没有系统性,造成二级分院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课程的体系没有系统化,最终造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仅仅是第一课堂的理论灌输,没有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延伸教学,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就会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部门因为分工不同,各自为政,造成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脱节的问题。
2、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脱节
教育部多次以红头文件明确规定了高校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并要求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开展纳入到人才培养中去。但是多所高校以完成教育部的任务为主,修满国家规定的学分,完成相应的要求。没有配套的师资、课程体系,没有考虑各个专业的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同,千篇一律的上一种类型的创业课程,走走形式,喊喊口号,没有意识到“双创”教育完全是人才培养这个大系统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子系统,扭曲并误解了国家的意图,最终造成了“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脱节的问题。
3、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相脱节
如何让高校的“双创”教育服务社会是各个高校目前的难点,因为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学生的利益群体有差异,如何构建一套“双创”育人机制来调动这些利益群体,调动他们的社会力量,最终让“双创”教育很好的参与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本文在汲取了其它院校在“双创”教育上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洋学院”)草根创业学院这个平台,试图探索出一种能够解决“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脱节,“双创”教育与社会服务脱节的的“双创”育人新模式。
二、南洋学院的“双创”育人模式探究
1、优化“双创”生态环境,进一步做好“双创”教育顶层设计
自2016年成立“草根创业”学院以来,5年中共出台了10项促进“双创”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度性文件,通过制定“双创”教育运行制度、“双创”教学管理制度、“双创”项目管理制度、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制度在内的规章制度来确定草根创业学院统筹全院的“双创”教育工作,二级学院负责“双创”教育的具体实施工作,构建“校、院”二级工作机制,以“创客江湖”、“周扒皮”、“天使汇”项目推介等讲座、头脑风暴、路演活动来培育“双创”文化,肥沃“双创”土壤,从而优化校园的“双创”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下,依托“创新、创意、创业”这“三创”大赛,做到“以赛促创、赛创结合”,以“三创”的成果兑换相应的学分,做好“赛证融通、学分互换”等制度设计,扫除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学习就业之间的矛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
(2)构建“四方联动”平台,以专创结合理念培养 “两创”人才
“政、校、行、企”以 创意 跨界 印象 融合的理念,四方联动共建“秀●创空间”,通过该平台建立嘉兴文创设计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打造了文化创意交流平台,艺术教育展示平台,创意产品流通平台,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智慧创意合作平台,其空间主要分咖啡吧(敬业楼)、产业园(商贸分院)、创业园(逸彩楼)、展示厅(菁菁礼堂)、博览汇(图书馆)等,主要功能在于文创、科创、工业设计、数媒、电商等,目前“秀创空间”包括 “文创设计”、“创新创业”等2基地和5平台,总面积1080平米,目前投资260万元。现已入驻师徒科技等18家企业,开展超过30场创新创业讲座,拥有包括嘉兴市创业导师在内的超过30名校内外创业导师。
以“秀●创空间”为创业孵化器落实了超过66个项目的孵化任务,与企业合作的校外创业实践基地超过10个,学生注册公司数量超过55个,指导学生省级创新创业获奖项目、专利论文超过26项。通过这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培养的过程中坚持融入专业知识,在本专业的大方向下培养学科交叉型的“双创”人才,在这个指导方向下,到目前为止学院已经建立了通识教育、精英教育和延伸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面上覆盖”、“线上贯穿”、“点上突破”的教学模式,形成“创业教育、创业研究、创业孵化、创业基金”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帮扶体系。完成了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建设,做到课程的开设要与专业课程相融合,依托专业、依托项目、依托竞赛、依托现代学徒制来开设相关课程,积极开设创新创业在线资源,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双创”人才。
3、落实AHP法评价,构建创新创业质量评价体系
“双创”教育至今依然欠缺能够有效的评价“双创”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究其原因在于“双创”教育涉及学科交叉,影响因素较多,很难用单一的几个指标来衡量,很难量化评估。南洋学院研究多所高校的“双创”育人模式,决定基于AHP法分别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等三个层面构建创新创业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在于建立阶梯分布式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1~5级标度法对各层级指标进行比较和判断,分别构造层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特征向量λmax;最后运用公式对其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例如利用公式求得CI,然后通过公式求得CR,如果CR<0.1,则认为量化评估指标是合理的[5],在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中运用AHP法来评价,能够使得评价更公平、直观和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让创新创业教育具备可操作性。
4、搭建“1+N”双创实践平台,完善“三阶递进”双创育人模式
“1+N”双创实践平台,“1”指的是“秀●创空间”,“N”指的是二级分院的创新创业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创业苗圃等。为了实现“创新创业”育人功能,学院依托“秀●创空间”这个“1”建立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导师制度、创业联络员、学生创业社团等制度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主要通过植入四类课程,包括创业基础课程、政策解读课程、创业精英课程、创业孵化课程等。这些创业课程主要以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师生互动为主的授课模式。创业导师主要通过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通过制度来确定教师优先评优,从而让更多的教师投入到“双创”教育中去。创业联络员的目的在于将学院的理念、想法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通过联络员来负责和企业洽谈、校企合作对接,创业项目指导等。学生创业社团的作用在于吸引学生投身创新创业中去,在于政策的解读和团队的组建,通过开展“周扒皮”活动来找创业项目的“BUG”“揭短”,促使创业项目的完善和落地生根。师资队伍上,主要依托省级创业导师培育工程和校本培育相结合,建立了一支涵盖校内外创业导师团队;实践活动上,主要发挥大赛的引领作用,发挥社团的基层堡垒作用。通过二级学院将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遴选出优秀的项目入驻草根创业园,通过草根创业园为学生的项目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最终孵化出学生的项目。
三、南洋学院的“双创”育人模式的效果与启示
南洋学院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在完善规章制度、校企合作、工作室的建立、专利申报、创新创业大赛到最后的帮扶学生注册公司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总结如下:
(1)学院的“双创”气氛浓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多方认可
以“必修+选修”的方式开设了4学分的通识课程,2学分的精英课程,开设创业沙盘等生动有趣的延伸课程,同时配合创业社团,发挥创业公众号等自媒体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双创”风气。到目前为止,“广谱式”教育覆盖率达到100%,超过300人次受到精英课程“先锋班”、SYB、GYB等培训,开展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延伸培养超过600人次,得到多方认可。
(2)“项目科研+创业大赛+项目孵化”下的“双创”一站式服务
以“1+N”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载体将真实的项目引入到“双创”教育中去,通过大赛来检验这种培育的效果,将大赛中获奖的项目入驻创业园进行项目孵化。到目前为止,“1+N”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共选拔了超过50项各类项目参加“挑战杯”,职规赛和创业大赛,师生共同申报省厅课题和专利超过10项,累计获得奖金超过10万元,校外创业实践基地超过10个,校企合作申报省厅项目和专利多次,为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改造多次,收到多家企业的好评,通过校内外孵化器等载体成功孵化出坚军峰、李国宸同学在内的超过10家企业。
(3)“一体多元?专创结合?三阶递进”铸就南洋“双创”育人模式
依托草根创业学院这个平台,加上“秀●创空间”、“创业苗圃”等各种载体,做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做好“广谱式”、“精英式”、“延伸式”三阶递进 “双创”育人模式,最终践行“一体多元?专创结合?三阶递进”的育人模式,构建“1+N”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通过“项目科研+创业大赛+项目孵化”的“双创”一站式服务,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双创”型高端人才培育基地,形成南洋“双创”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武毅英,杨 冬.近20年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J].现代大学教育,2019,4:53-63.
[2]赵旎娜. “职教20条”背景下高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J]. 继续教育研究,2020,1:101-104.
[3]仇志海,?李龙珠,?薛丹. 高职院校“五业融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17,36:69-73.
[4]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王志强,?钟卫东.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 教育研究,2012,12:46-52.
[5]高苛,?华菊翠. 基于改进AHP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J]. 现代教育管理,2015,4:61-64.
【作者简介】: 郑金杰(1985-),男,汉族,硕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双平台”研究和构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项目编号:jg20180817);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201942206);浙江省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g20180822)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