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山花
云阳县龙洞镇龙洞小学 重庆 404511
摘要: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表达、交际等综合素养的发展。而且,很多优秀作品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生的精细观察、精心构思、精妙设计、精巧创作,其可以在无形之间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强化产生积极驱动。因此,教师在设计写作教学、落实写作指导、培育写作能力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构建教学生态、灵活预设教学活动、不断变革教学策略、深度拓宽教学路径、全面创新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探究、体验、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创新、重构中更好延展写作思路,写出情感真挚、内涵丰富、思想隽永、语言优美的优质作文,为促使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而铺设广阔路径,让学生在多元化、丰富性、创造性写作实践中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反映。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将直接体现着其知识储备、思维模式、世界格局、价值观念、思想认识等特质。但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以致很多初中学生在语文写作上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与缺憾,部分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一些学生写作思维欠缺,有些学生写作方法不够,个别学生写作素材匮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语文写作中过分注重仿写、套写、抄写,所写的作文创造性不足、创新性欠缺,语言干瘪、思想贫瘠、情感不深,很难诱发读者心灵的共鸣。对此,教师在落实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时,应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潜质的开掘,将写作能力培养与“听、说、读”等综合能力强化有机关联起来,让学生在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多体验中探寻出属于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体验、掌握写作方法、激发写作兴趣中增强语文写作能力,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寻写作灵感,培育学生参与写作实践的敏锐性与洞察力,为促使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塑造而提供坚实保证。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写作体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只有学生对生活具有深邃的洞察力,方可在观察生活、体悟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灵感,在更为丰富的写作体验中增强自身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以生活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了解、感知、体验的机会,以切实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语文写作注入源头活水。多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站在不同视角,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感知力搜集生活中的真善美,做生活的有心之人,在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中激发写作灵感。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中找到写作切入点,借助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思考,让心中美好的形象以文字的形式跃然纸上。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找到写作的突破口,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典型的素材,将现实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事物、现象、情境作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使学生在深层次观察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找寻自己感兴趣的人、事、物,萌生写作冲动。例如,教师可以以春夏秋冬、雨雪阴晴等为素材,组织学生开展观察,调动身体多种感官,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心想中感知不同事物的形、色、味、声,抓住其特性,为写出好作文打下基础。
二、组织学生强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很多经典的读物、语言、词汇,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可以帮助学生在不断积累中强化写作认知。
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更是对阅读之于写作重要性的深度诠释,更于不同层面体现了“读”与“写”的微妙关系。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强化阅读作用的发挥,为学生提供更多读好文章、好作品、好读物的机会与时空,鼓励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汲取养分,提升写作能力。在诸多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阅读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强化写作认知。并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意借鉴,为写作发展注入活力。例如,当学生阅读“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这一句话时,冯骥才笔下海张五的形象便会活跃于人们心中,而教师可以以此为引领,让学生在阅读中多搜集与之有关的描述,并在写作中予以借鉴,使学生在写作中的用语更加丰富、流畅。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诸如《中学生作文》、《读者》、《意林》等优质读物,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学生方法指导,培养写作能力
科学的写作方法指导,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所写作文,在开展针对性讲评、指导中教给学生更为多元、丰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科学性训练中提高写作能力。一是指导学生审题,根据作文话题、主题、议题,建构写作框架,使所选用的素材可以更好服务于题目意思的表达、内涵的彰显,以明确应该写什么,怎么写。二是指导学生立意。让学生在分析、思考、探究中列出写作提纲,确立作文中心,知道为什么去写,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释放一份情怀?三是指导学生选材。让学生学会选材,使所选用的素材可以更好为作文思想、情感、中心的表达而服务,使作文结构更加合理,表意更具针对性,不论在语言文字,还是思想情感上更能吸引他人阅读。而科学的写作方法指导,则可以为学生作文的谋篇布局与审题立意、表情达意提供坚实保证,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循序渐进式强化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与更好发展。
四、结论
总之,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与直观反映,其在很大程度上将严重影响学生听、说、读等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就目前很多初中学生所写的语文作文而言,依然存在行文不够流畅、构思不够严谨、文采比较欠缺、语言不够丰富、思想不够鲜活等现象,其在一定层面也直接反映了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指导策略有着很大关系。基于此,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设计出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科学性、发展性、有效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培育写作兴趣、拓宽写作视域的途径与方法,在观察、想象、创新、探究中不断完善自身写作认知构架,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核心素养,写出更多精彩、优质、高质量的精美作品。
参考文献:
[1]孟东花.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19(32):162.
[2]王海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10):168.
[3]马海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9(06):202.
[4]蔡支彪.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中华辞赋,2019(0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