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一中学 434300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策略,高中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完成对学生全面培养和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主体意识
引言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加快,高中语文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还是有部分的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众多高中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主体意识的概念
何为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在对自己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评估与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因此,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关乎巨大,主体意识的确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后的对自我的评级与评估,还可以对自我进行反思,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掌握。
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方案
2.1组织实践活动,重参与体验,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局限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到创新实践能力的过渡,导致学生虽然存在创新想法,也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创新思维,却没有机会通过创新创造实践展示自己创新能力。对此,教师应树立起理实并重结合的教学理念,明确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积极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培养可以在“手脑并用”的途径下,得到全面锻炼,在阅读课堂上组织更多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践行创新想法和展示个人创新能力的广阔平台,令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参与融入到实践操作中,成为自身实践体验的一分子,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优秀人才而言,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被动的吸收教师所传达的知识与学生经过探索所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被动的吸收知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主动的探索活动的知识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学习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方式,如在《荆轲刺亲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分组预习,探讨荆轲这一人物形象以及荆轲刺秦王这一斩首行动的意义。学生在预习后,会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提高了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的给予学生更多学习和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3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
课程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课程知识的主要载体,为了有效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对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建设,实现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推动学生语文思维的建设和发展,以高中语文课程《纪念刘和珍君》,因为该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文字描述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单凭文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容易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形成比较刻板、空洞的认识,背离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的丰富化的角度去思考,通过对文本作者的个人经历,所处的历史背景等教学内容,不断的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从而达到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2.4充分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教材内容
对于高中语文而言,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这些佳作不但独具特色,而且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大有裨益,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分析和挖掘具有培养学生语文思维价值的教材内容,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知识来源于课本,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语文的涉猎范围,同时也促进对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将其作为课外阅读的对象,通过课外阅读拓展思维,进而在以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可以根据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学好语文,必须具备一定的想象力。语文课堂一旦失去想象力,就如同鲜嫩的花朵失去了水分。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打造充满想象的课堂,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就阅读和鉴赏来说,教师需要重点讲解描写月色及荷塘的语句。对于荷塘中荷花的描写,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荷花。在微风的轻拂下,荷花与荷叶由静变动,画面显得更加逼真、形象、生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将关于荷花的描写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联想来想象荷花的姿态万千,以及在微风的吹拂下叶动花颤、留下“一道凝碧的波痕”的样子,使学生喜欢上荷花。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下一步的阅读学习打下基础。又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大致内容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这部巨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学生就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对《红楼梦》形成初步认识,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在具体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细节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林黛玉初到贾府后,接触贾府中众多不同个性人物时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好地体会林黛玉的思想感情,更好地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会使自己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结束语:
在当今创新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求知欲就没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充分代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增强自身的社会意识,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为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帅英.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20(30):32-33.
[2]王亚芬.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3):5.
[3]庞彩芳.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中华少年,2020(04):195+198.
[4]谈应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9(09):179.
[5]张光辉.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