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华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523808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数学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整体素养,实现良好的授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新颖的授课模式,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降低学生产生逆反情绪的概率,增强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属于;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思考与实践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成绩斐然,从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接受、悦纳,到努力践行于课堂实践中,无不体现着教育工作者为之付出的努力与热情。然而在听课调研中,仍能感受到教师因缺少践行理念的策略和方法而产生的内心焦虑,课堂上虽有动手操作的环节,但思考力不足;虽有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思辨性不强;教师用自以为体现新理念的“满堂问”替代“满堂灌”,并未达成提高质量,促进发展的目的。为此站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重新思考、界定小学课堂数学学习活动内涵、特性及组织结构,对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有效数学活动的理解
“有效”是既定目标,即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提升。“数学活动”指从事数学学习的活动,也就是将数学学习孕育于活动之中,即活动中有数学的发现、数学的思考、数学的表达。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综合来讲,有效数学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可以说,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均是在数学活动中,经历富有个性的、主动的、独立的、独特的学习活动而获得。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不仅使其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发挥,而且可以体验、获得、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促进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数学关键能力和品格。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实施
(一)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为途径
课堂上的数学活动在核心任务的统领下,可由2-4个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系列活动组成(如上活动示例),且活动方式亦可结合具体内容灵活确定。尤其随着课改深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理念倡导下,大家对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情有独钟。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确实有许多知识内容需要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也存在如“克与千克”建立量感的内容,需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然而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方式并不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唯一途径,而是需要结合知识内容以及学情,灵活运用恰当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如,四年级“平行与垂直”一课,“平行”与“垂直”概念,属于描述型,通俗易懂,加之学生有大量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学习活动可以通过“对话+思辨”的方式,让学生在表达、阅读、思辨的过程中,完成对概念的理解与认识。首先,通过画出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的活动,给学生自主表达抽象的机会,尽管不完善、不成熟,甚至不正确,但这是学生理解、形成概念的基础。学生在经历图形表达之后,紧随其后的看书学习,就是其直观经验与数学概念对话的过程,从而引发元认知与数学概念的认知冲突。尽管概念还未被学生完全接纳和认可,但却是启动对概念本质认知的开始。看书后的再画又为学生提供认知加工的机会,尽管还是以模仿为主,但学生在画中的观察、对比已是聚焦概念本质的认知活动。紧随其后的交流、思辨,“你还看到了什么?”的二次对话文本的思考发现,都是剥离非本质属性,聚焦本质内涵,建构概念的关键。
学生从书中找答案,表达自己的理解、交流各自的思考是逼近本质的思辨活动,为概括、抽象、理解概念提供了丰厚的认知基础。
(二)促进学生学习生活联系
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任何的学习都是离不开生活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是一样。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坚定这样的观念与教法: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样的话,小学生才能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实践探究方法来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他们也才能由此而脱离狭窄的学习时空,投身于更大的数学学习舞台,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并最终形成数学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有经验的小学数学教师是非常善于布置学生课外综合实践作业的。他们往往会通过开放性的数学作业来启迪学生的数学智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领学生的探究方向。这样的话,小学生就会把目光从书本转向现实生活,想方设法地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来,进一步训练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习惯。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跟踪指导与总结提升,及时指出学生实践活动存在着的不足,推广先进成功的实践活动经验,确保学生课外数学实践活动的有序、有效。
(三)探究问题,解答疑惑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热闹的学习氛围中,展开对所学知识的探究,这是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必然选择。但是,热热闹闹的数学课堂固然很重要,热闹的背后,如果没有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做支撑,热闹将是一场闹剧,影响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而且,当热闹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相脱轨的时候,学生是无法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的,很容易对如此热闹的数学课堂产生排斥。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提出,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在实施拓展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内容可以设计出哪些活动,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可以使学生获得怎样的发展,借此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数学拓展课程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锻炼数学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所以,我在组织拓展课程教学的时候,会从教学内容抽取出恰当的问题,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同时使学生借由问题的解决,获取数学知识。
以“平移和旋转”为例,该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平移和旋转。立足此内容,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初,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火车、电梯和国旗运动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观察这些事物,你们觉得它们的运动有何特点呢?在动态画面的辅助下,学生发现,这些事物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立足学生给出的答案,我引出平移这个话题,并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其他类似的现象。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继续组织动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地绘制一个简单的图片,将其剪切下来,通过平移,拼接出其他图案。如此教学,不仅将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还使学生在生活资源的辅助下,一步步地探寻到平移的内涵和特点,同时潜移默化地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便于形成核心素养。
结束语
数学活动是小学课堂上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结论的发现、猜想、探究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然过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课堂数学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为追求,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在课堂的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张丽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活动开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9):86-87.
[2]邱紫香.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J].科普童话,2019(42):7.
[3]祁正来.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9(20):20-21.
[4]冯柳芳.基于多元化数学活动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之微探[J].新课程(小学),2018(12):230-231.
[5]刘亚琴.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