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军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田阳高中
摘要: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我有同感: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首当其冲。有些很好的例子,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之科学性,民主性,处处都体现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的毅力、精神充分说明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乃至人生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 习惯培养 班级管理
1.在近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感觉要搞好班级工作应当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首位。班级内每一个体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会促使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从而更有利于每一个体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带动整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同时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能造就一批习惯良好、品质优秀的学生。否则松松垮垮的班级会无形中埋没一批人才。作为班主任针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在教育引导的前提下,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强化常规管理。
首先,班主任的态度。接受一个班,就要有为这个班服务的思想,为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一视同仁,坚持“一个标准”做到优等生不偏爱,后进生不放弃。教师的服务态度决定良好班级的氛围,个体的平等促使优等生自律,后进生奋进。
培养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榜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就办内卫生来说,低年级学生如何能做好呢?教师的一带十的示范是必需的,另外保持教室的卫生更是一大难题。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教师能随时看到废弃纸屑捡起,学生就会模仿,如果再点拨一下学生就会自觉行动起来。一个学生这么做了,随之大部分学生无形中受到了教育。班主任管理中如能不失时机地把这种个体行为习惯加以利用,把它推广为班级的一种制度,分清每个人的责任,值日组自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内的卫生也就可以良性的循环。
再次,语言功能的鼓励。教师的鼓励性语言不可缺少,能使学生在自然陶醉中产生蠢蠢欲动的意识,从而采取积极的,良好的行为。说得不好听其实就是哄着学生去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记得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位智力较低的学生,学习虽不好,但是其他方面,特别是心地善良,爱劳动。我想孩子学习不好不代表孩子不可救药,同样可发展他的其它方面的优点。
于是我常常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表扬他做事肯吃苦,能干,久而久之他越来越接近老师,越发变着方式的做些事情。例如下课了帮老师拿教科书;遇上听课的时候,会主动搬椅子。他的行为竟感染了其他的同学。久而久之班风便形成了,学生养成主动做事,主动学习。这样的标兵同样能作为其他学生的楷模。学生行为应从不同角度理解,不能说一个学生一无是处,他总有其闪光点,使其发挥自己的长处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我相信更具感染力。同样对这个学生来说老师尊重他,他会有颗感恩的心,学生素质得到了发展,促进了班级的整体发展,不是一举两得吗?
新理念明确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是教会学生做事,做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应得到应有的发展,不论他是怎样的学生。在我二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本着这种原则,每一名学生都有可塑性,都是我们的责任。优等生往往存在一种傲气。语言上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对他人对自己文明礼貌,不可盛气凌人,语言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责任心的培养,也是学生行为习惯的一重要方面。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能够自觉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努力实现的一个教书育人的目标。我班的班干部便是在这一培养中获益最多,责任心逐年增强的学生。刘梦瑶同学是班长,她的责任心就是从最初的七岁孩子开始培养的。可能会问这么小就培养啊?我从接受这个班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一个班要有几个干练的小助手,这样自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备课、钻研教材,更好的上好课。刚才提到的学生自一年级就担任班长,在其担任班长期间,有时间我会和她单独聊天,告诉她作为班长应该负起什么责任,加上这名学生很有潜力,一点拨就很清楚自己该怎么样做。很聪明,也很努力,很踏实。班里的很多事情我会放手,而且她为我们班挣得好多校长的赞扬,一般在教师的例会中校长特别提出表扬,会后我会在班里传达。这样即鼓舞了同学们的做法,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记得刚开始也是带点情绪,总是耽误时间,影响学习。事实并非,在我五年的培养下,其成绩总是名列第一,责任心最强,在家经常分担家务,照看妹妹,妈妈也经常夸她懂事。我相信这五年的锻炼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肯定会有帮助的。记得有次放学,天阴阴的就要下雨了,刘梦瑶同学已经走在回家的半路上,突然想起教室的窗子,担心没有关好,一路跑到学校,刚好碰上校长,问她干啥。他说“我看看我们班的窗子关好了吗。”校长嘱咐她看好后抓紧回家,要下雨了。几年的培养使此生各个方面都很突出,老师们在办公室讨论班里的情况,往往好说:我们班有一个和你们班的刘梦瑶一样也不至于这么累。我感觉责任心能促使人的行为习惯良性发展。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更轻松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