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夏梦男
[导读]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的这一教育价值常常被教师忽视
        夏梦男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413500
        摘要: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的这一教育价值常常被教师忽视,不能有效发挥出历史的教育价值。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育价值得以重新审视和肯定,给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三全育人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所谓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一个过程。对于国家来说,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岁月长河的沉淀,更是人类经验的积累,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个人来说,通过历史学习,可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比较大
        很多教师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受到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比较大,依然选择灌输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历史学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丧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有些学生会放弃历史学习。面对这种情况,若是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创新教学的方式,那么会给学生历史学习信心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更新
        历史本身便是一门涉及到学生价值观的科目,这便要求教师教学的时候,价值观必须正确,并且需要及时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更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价值观念也在实践中不断的变化和完善,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时候也更加客观。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想法,在认知历史的时候存在一定误区,教师教学的时候,也会将自己个人情感夹杂进来,这也会给学生历史素养培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且,高中历史教材内容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有些内容不够完善和具体,这也导致了教师教学的时候不够客观,影响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一)注重基础性史料教学
        重视史料研究,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详实的史料和教材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主体文化素养的基石。史料论证是指辨析所获得的史料,用可信的史料再现历史真相的态度和方法。知识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需要不断积累和改进,为更高水平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培训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中历史教科书是由许多专家学者编写和挑选的,比较规范,详细易懂,符合史实和科学规律。

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教科书中历史事件的时间跨度、空间广度、历史人物和相应的关系,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等方面,帮助他们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完成对历史事实的横向和纵向认知,并且要根据教材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进行梳理,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进而对历史学习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因此,我们可以说,注重史料的学习和解读,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核心素质的基础,是提高各项能力的前提。
(二)利用互联网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历史学科也同样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手段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堂之外的互联网来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养成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良好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性,调动其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我国古代土地政策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让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利用互联网收集我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土地政策,并建立以土地政策为核心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收集、思考和讨论,清晰的了解到各个朝代制定土地政策的原因,并将其进行归纳和整理,了解每个政策的内容、制定背景以及其最终的结果和意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内容的探究和学习,在进行资料收集时接受到更多的信息量,拓展其知识面,并从中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加强学生历史认识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客观的历史线索为基础,以自身理性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性能力。对于历史事件独立思考和解释能力,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要求,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身思维特性的反映,也是目前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难点。学生要学会以唯物历史观看待史料的发展,通过客观性的分析,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结果,具备科学性的历史认识,学生在认识史料的过程之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判断、思维能力,历史的记载具备主观性,无法做到与自然科学一样的客观,记录者的态度、目的等都会对学生判断历史时间发展产生影响。在一些历史事件中,有着多个记录者,且记录者的内容差异较大,甚至有着冲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学生历史判别能力的培养,教学史料要多角度进行收集和使用,让学生能够养成全方位看待历史事件的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历史这一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得到了重视和肯定。据此,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历史核心素养下的要求,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加强学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洋.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57.
[2]张艳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