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一中学,723200
摘要:历史解释能力既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学好历史课程的重要环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历史,还应学会利用历史背景,提高自己的历史解释能力,进而分析史料并解决问题。本文从历史解释能力概念入手,阐述了史料教学在历史解释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史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旨在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解释能力;史料教学;培养策略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教材,忽视了对学生的历史信息获取和分析解释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高度重视历史材料的合理有效应用,从侧重对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培养,转变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历史解释能力及史料教学分析
历史解释是指在明确历史史实和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应用相应的理论及方法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对历史事物、现象和人物进行全面分析及客观评价。历史解释能力则是应用理论和方法,对历史史实分析与评价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 版中这样阐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于高中生而言,历史解释能力既包括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表述能力,还包括对历史史实深刻内涵的分析能力。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史料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史料是指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这两种,文字史料主要指史书、笔记、典籍和碑文等文字材料,非文字史料包括文物、古乐和建筑等材料。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史料既是历史教学的重点,又是历史学科研究的关键。新课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需要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获取与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而获取历史信息则需要充分应用史料。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际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大量史料进行分析,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观念,更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1]。
2.高中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策略
2. 1 应用历史故事开展教学
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有中心人物和历史依据,可以在课堂中展现生动形象的还原历史史实。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故事进行分析,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2. 2培养历史阅读能力
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帮助学生依据历史教学材料获得历史知识点。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阅读能力,确保学生具备从历史课文中找出关键信息,并且遵循信息脉络明确历史发展与历史事件的能力与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次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通过对于历史知识的有效阅读与精准解读,总结其知识要点,实现对于历史知识的强化认知。
2.3 建构历史唯物主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并能够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更好地分析历史现象与解决历史问题。教师在就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进行讲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就相应的历史事件,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以帮助学生从更加科学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关系与因果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水平[2]。
2.4 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历史脉络,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用逻辑思维来进行历史研究是近现代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一种条理清晰的,前后连贯的教学方法与研究思维,在这样的思维体系下,形成的历史知识体系与知识脉是清晰而明确的。例如,高中历史教学材料中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顺序,进行历史知识点的排序,但相对而言,这种历史知识体系过于混乱,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从有序价值观的层面出发,从宇宙观、国家观与社会观等角度入手,合理安排历史知识的研究与分析逻辑,形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线索,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2.5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和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材料的选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历史知识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的目的。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制定规范的历史材料选择原则,即客观、全面及与教材内容相符合。
2.6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以及历史分析思路。“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不仅能够教会学生一些道理,更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能够让学生真正读懂历史,并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历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要点,加强对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还能提高其创新思维,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选择相关历史材料,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构历史唯物主义,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的科学性思维与理念,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4):74-75.
[2]姜一平.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 新课程(下),2017(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