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李高顺
[导读] 基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形势下,历史教师如何提升信息素养并将信息技术与教材重组、教法设计、学法设计、课堂实施、随堂练习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李高顺
        田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历史教研员   
        摘要:基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形势下,历史教师如何提升信息素养并将信息技术与教材重组、教法设计、学法设计、课堂实施、随堂练习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发挥好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切实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上好每一节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信息化、现代化、高效化,已成为一线历史教师必须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融合 策略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通过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课堂教学现代化,课堂教学现代化最重要的体现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这是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笔者就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策略进行浅析,以供一线初中历史教师借鉴与参考。
        一、增强教育信息化意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与能力素养
        面对当今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和云时代,历史知识的表现形式和组织形式呈现为多媒体化和网络化,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多渠道、多元化、无限化,课堂教学模式呈现信息化,学生素质教育途径多样化,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良好的信息素养既体现对历史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突出专业技能水平、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实绩、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任务要求,也符合《总体方案》改革对教师和学生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要求。因此,历史教师要对信息技术有足够的认识,须站在现代化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高度,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的意识,结合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践行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功能,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软件、设备与应用。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实践历史教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以信息技术现代化促进教学现代化,使课堂教学模式趋向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体现多元化、合作化、现代化,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要学会通过对Internet网上的历史教学资源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与再开发,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各种教育软件与历史课程有机融合,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多媒体设计能力和制作适用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课件的能力,使教学手段科技化、知识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提高驾御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名师,为持续推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材重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内容最优化、容量最大化
        高效课堂的表现之一是效率的最大化,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那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材重组,使教学内容最优化、容量最大化是实现这种效率的重要基础。
        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以初中历史课本内容为主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这是实现教材重组的必要前提。可在百度网盘设置“文件管理——我的历史教材库”,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纪实、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思想前沿、教师教学用书、教研参考、历史文献、史料记载、历史年表、历史图片等内容去不断积累、整理和优化。


        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在电脑或百度网盘建立“文件管理——我的历史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如教育理论、课题研究、教学设计、电影电视影像视频、动漫、音像资料、微讲堂、电子教案或导学案、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后记、教研论文、教育技术、课时、单元、期中、期末检测题、课后拓展探究活动等,对同一类型的教学资源,进一步细化,实行分类管理。
        在日常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授课课文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栏目之间的关系,把握各模块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知识的内涵,明确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此基础上,从收集整理的教材库和教学资源库中筛选提取与授课课题内容相关的图片、文献、影像、音像等资源、素材,进行教学预设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利用PPT课件或人教智慧教学平台,将这些资源、素材与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有机融入,科学重组,使授课内容最优化,容量最大化,为课堂教学实施中培养学生历史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奠定基础,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体现高效,体现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教法融合,创设情境和理想的学习环境,实现历史课堂教师“教法”的转变
        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妥善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教师要站在“教”的视角,研究教法,针对历史学科信息资源丰富庞大的特点,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手段和环境,通过教材、学情、教法分析,正确把握教学目标,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氛围,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针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教学重点,可播放《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电影片断,通过虎门销烟的壮观景象和浓烟滚滚的战场画面创设情景,导入课文,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共同融入教学之中。针对中英《南京条约》这个教学重点,可通过PPT在鸦片战争形势图上以动画的形式展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被迫割让地的名称和赔款金额并配合巧记南京条约内容的顺口溜(条约有四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动漫字幕,以情入景,引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探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适时展示有关人物图片、文献、史料,不断创设相应的情景和学习环境,推动各教学环节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起来说,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深度融合,要求历史教师要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充分利用Internet网、大数据、百度网盘、云盘等网络资源和希沃白板5、鸿合、PPT、CAI课件等软件和人教智慧教学等媒体平台,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材整合重组、教法设计、学法设计、课堂实施、随堂练习等各个方面,并分清主次,树立教学为主、媒体为辅、技术服务服从于教学的意识,发挥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信息化、现代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1]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 2020.10.
[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部. 2018.4.
[3]施文龙.PPT.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读. 2006.10
[4]焦振轩.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学科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44-45.
[5]袁玉娟.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研究[N]. 山西青年报,2018-06-23(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