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咏菊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摘要】朗读的指导并非是告诉学生在哪里拖长音,在哪里要重读,在哪里要停顿,而是带着学生先走进文本,运用想象、借助音律、引导理解、创设情境,来一探文本的究竟,感悟情思、明白道理,再用朗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悟、读出所得。
【关键词】想象指引;音律引导;理解带动;情境引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方面要求,不能互相分割,分别要求,应该一以贯之、密不可分,但在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侧重,体现循序渐进。朗读的目标要求在第一学段的表述是这样的: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的是“学习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去用普通话朗读,它强调了学习的过程。
朗读不同于默读,相比来说是一种外显行为。对学生来说,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文本的认知加工,因此朗读的要求更高一些,无论是从语速,还是从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的朗读是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情感的基础之上的朗读。因此,在第一学段,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其朗读指导就很重要。
在指导学生朗读《雷雨》一课时,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运用想象指引学生走进朗读的秘密圈
语言学家索绪尔说过,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的表达,有两种必要的作用,一种是语言轴的作用,一种是联想轴的作用。那么在朗读文本语言时即既要读出其音韵,还要读出其情感。
在指导学生朗读《雷雨》的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在读准字音、重音、停顿等的同时,还让学生能读出了乌云的“密”“厚”“多”等带给雷雨前人们的闷热感。因为雷雨前的闷热,“树上的叶子”才会一动不动,连“蝉”也“一声不出”了。为了让学生体会雷雨前的“闷”,我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以往雷雨前的感受,以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对雷雨前情境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文本,进而从文本中寻找表现“闷”的词句。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让学生将文本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朗读不仅仅是朗读文本,更是朗读生活。而我想强调的重点词句,如:“满天”“黑沉沉”“一动不动”“一声不出”等,我都还没有刻意指导,学生已然读出自己脑海中的那副画面了。
在指导学生朗读《彩色的梦》一课,当读到“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时,一定要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彩色铅笔像轻盈的舞者,以曼妙的舞姿在白纸上跳跃、划过,随即神奇的魔法发生,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画面。脑中已有画面,才能通过朗读带给我们这样的画面感受,而朗读指导在这里也就润物细无声了。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经常会说“要能读出画面感”,而这所谓的“画面感”就是想象力。想象是一架桥梁,它架起文本和景物的完美融合;想象是一双翅膀,它带着学生由文本走向朗读,由朗读走向生活。
二、借助音律引导学生打开朗读的多视角
“音律”不仅是音乐中的范畴,也是文学的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和谐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感受,我们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所以和谐的答案也就不是唯一的。当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优秀文学作品中的音律之美时,也可以不拘一格,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朗读体会。
在指导学生朗读《雷雨》中三个“哗”时,有的学生读得特别快,理由是因为雨下得太急了;有的同学读得声音特别大,理由是因为雨太大了,雨点打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大;也有的同学读的速度越来越来越快,理由是雨越下越大了......简单重复的拟声词“哗”竟能让学生读出不一样的画面,因为孩子们关注到了下雨时的不同状态。换个角度,如果我们关注到作者观雨的视线范围变化呢?由近处的雨看往远处的雨,那么朗读三个“哗”是不是声音就会拉得越来越长,越来越远呢?如果我们关注到作者观雨的位置不同呢?雨中打伞时的“哗,哗,哗”和站在楼上望向窗外的“哗,哗,哗”朗读起来也是绝然不同的。
朗读者的视角不同,表达出来的音律效果也就不一样了,但依然是和谐的。
文本的朗读绝对不是固有的格式、节奏,站在不同的位置、置换不同的角色、理解不同的层面,都可以向大家展示不一样的朗读体验。不同情境,不同语气可以有不一样的朗读。同样是“哎”,当然你想和远处的小伙伴打招呼,可以读成“āi——我在这儿呢!”;当你为某些事情疑惑的时候,可以读成“ái,这是怎么回事?”;当你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可以读成“ài,原来是这样啊!”教学中,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去朗读,从中训练的不仅仅是朗读的能力,更是一种学习的思考,我们所要培养的不是学习的能手,而是会思辨、会创新的学习主人。
三、引导理解带动学生跨上朗读的新台阶
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文本,而理解文本最好的诠释就是把它朗读出来。
《雷雨》这一课的用词很是巧妙,妙就妙在这些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中,并不仅仅是词语本身的意思,还有隐含在词语内在的情感、意象,如“压”“垂”“挂”“坐”等。以“坐”字为例,这里的“坐”绝不是学生“坐”在座位上的“坐”,这里的“坐”字表现出雷雨后的蜘蛛悠闲自在,和雷雨前的逃跑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雷雨前后的两个语句对比起来读一读,“坐”字背后的气定神闲自然就浮现出来了。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再读文本,学生的朗读不仅能把雷雨后蜘蛛的悠闲表现出来了,也把雷雨前蜘蛛惊慌、狼狈逃跑的神态呈现出来了。当然,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 ,我们还没有必要将词语的教学挖得太深,但是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能力的同时,学习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在第一学段,带着学生初步感悟文中词语的妙用,为学生进入中高年级理解及运用做好过渡和衔接。
朗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理解了便能更好地朗读。朗读既是方法,也是目的。就像董卿在《朗读者》的开场中说的:“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感情、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
四、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畅游朗读的伊甸园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不应该只是颈部以上的事情,而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等,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美的艺术体验。朗读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朗读本就是一种享受。《雷雨》一课中的最后两个段落写的是雷雨后的清新世界,空气、太阳、彩虹、蝉、蜘蛛、青蛙等事物呈现了一幅清新隽永的画面。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如果单单只是朗读文本唤醒画面恐怕不够,我便用雨后的钢琴曲把学生的思绪拉到一幅幅雨后美景的PPT中,让学生仿佛已经置身于雨后的情境之中,学生那轻松明快、欢愉欣喜的感受油然而生。进而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再配着音乐、沉浸在雷雨后的情境中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朗读怎能不愉快?怎能不畅快?
当然,创设情境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如:话题讨论、角色扮演、借助留白想象等等。在指导《彩色的梦》中朗读“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这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那一棵棵雪松,一排排,一列列。并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小鸟会飞到哪棵树上?”“小鸟会唱什么歌?”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这样的对话交流,让学生身处情境,感受小鸟和雪松的友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恬静、灵动的朗读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朗读的指导并非是告诉学生在哪里拖长音,在哪里要重读,在哪里要停顿,而是带着学生先走进文本,一探文本的究竟,理解内容、感悟情思、明白道理,再用朗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悟、读出所得。我想这就是把握语文的“言、象、义”吧!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浅谈》
4.《试论诗歌语言的变异性》
作者简介:苏咏菊(1982—),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女,汉族,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