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陆荣桂
[导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陆荣桂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第三中学  贵州  独山  558200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围绕“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质疑提示,培养创新思维——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的思路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新的教育参考,共同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  创新能力  教师   学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神贯注,认真思考,积极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理论性强,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不象物理化学具有的可操作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音乐具有的欣赏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 所以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教师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引人入胜的事例,幽默省人的漫画和扣人心弦的疑问,言简意赅的谚语,启迪智慧的谜语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框《诚实守信》时,我让学生讲《诚实的孩子》《狼来了》的故事后,我用“诚实的人,利己利人利国家;撒谎的人,害人害己害社会”来总结,学生拍手称好。既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归纳出诚实的意义,还使学生明白怎样做人的道理,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创建激励评价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对学生出现 “标新立异” 的现象,就满腔热情地评价,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这个见解很有创意!”“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的实力”等加以激励,对作业有进步的批“望继续努力,相信你会做得更好!”对作业有创意性的批“优+有创造性”的评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创新的价值,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抓住学生思维,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大胆创新,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条件。
        无论如何,教师要尽量做到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达到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
        二、善质疑会提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强烈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应把质疑、提示、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善于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

教师在设计这些问题时应注意:
        1.问题设计要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问题设计要适当而有梯度性,要处于“跳一跳,摘到梨”的状况,而不是一看书就能找到现成的答案,发挥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创造能力的发展;
        3.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要轻意地下结论,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测、判断,并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
        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了解学生实际,精心巧妙设计疑问,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教师也要积极参与,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在讲到水污染时,引用淮河的民谣反映我国环境变化:“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防治污染不懈怠。” 正当学生淘迷于民谣时,我就质问:那21世纪淮河又变成什么样啦?学生开始有兴趣地讨论,有学生举手这样回答:21世纪淮水干净好洗澡。我提示说:“回答很好,有道理,那如果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呢?”这时,许多学生举手都争抢着回答,我就先让以前从未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开始,一个一个地回答问题,让他们都有表现的机会。我又提示:民谣还具有押韵特征,那怎样回答更好一些呢?学生又开始有兴趣地讨论,等几个学生回答后,我说老师想出这样答案,大家看对不对?“21世纪清澈见底人人爱”或者“21世纪臭气熏天人人害”。教室里掌声暴响,课后有学生说,原来道德与法治题目既有语文学科的诗词押韵,又有数学学科的一题多解,挺有意思的。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尽管有的设想不合实际,失败了,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的尝试,思考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道德与法治课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针对学生好动、好强的特征,一般可以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查阅式、演讲式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一站中,讲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时”,就要让学生收集“袁隆平: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等资料,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从而了解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讲到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结合钓鱼岛、《反国家分裂法》的学习,联系到台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让学生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光荣,破坏祖国统一可耻”思想。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进行经常性的塑造、训练、培养,让学生相信自己,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从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学政治创新教法》卢兵书主编.学苑出版社;
[2]《贵州教育科研》张庆肃主编 《贵州教育科研》编辑部编辑出版;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贵州教育》乔明华总编辑  贵州教育厅主办报刊社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