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讲解文言文习题——《孙权劝学》习题公开课总结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陈海玉
[导读] 通常以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多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理化知识的梳理
        陈海玉
        兰州天庆实验中学
        摘要:通常以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多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理化知识的梳理,语文教学中似乎较少运用,其中文言文习题的讲解更是几乎没有涉及到思维导图的运用。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利用一次习题公开课的机会尝试将思维导图与文言文知识复习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枯燥单一的文言文习题讲解模式,用新的方式让学生将文言文知识点清晰有条理的整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还可以提高他们把握考点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文言文  习题  知识点

一、此次课程目的
        本次语文组的公开课做了新的尝试改革,首次加入了习题课的讲解展示,本组的习题课落在了我的身上,根据全年级的教学进度,最终,本次习题课定为《孙权劝学》的文言知识总结与练习。
        对于这样一节文言文课文的知识点习题课,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思路是通过练习题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总结知识点,提高他们自主归纳的能力。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应用在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上,这一点在复习课或习题课讲解时是最有效的。而且通过练习题与知识点的结合也可以让学生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从而把握考点方向,增大得分几率。这种能力相信多加训练,层次好一些的学生是可以逐步达到的。
        整体上看,我设计本节习题课的目的就是要将做练习题的每个环节与复习知识点的每个环节紧密联系,改变过去盲目做题的状态,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教会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点的方法,强化其做题能力。
二、练习题出题思路
        本节习题课的练习题不使用学生手头上的课程配套练习,全部由我进行筛选创新,形成一张小卷形式的当堂练习题。在出题时,我主要寻找能与本课重点知识相对应的题目,其中包括文言文的基本字、词、句等知识,也包括一篇课文应有的故事启示和人物形象分析。同时注意题目的梯度划分,循序渐进,既要包含基础练习题也要参照中考题型和中考难度找寻部分中考真题,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本篇文言文应强调的重点基础字词句,从而进行一定的复习回顾,同时又能让他们通过本张小卷发现中考的考查题型与知识点。
三、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练习题小卷的整理筛选甄别工作,另一方面是思维导图的制作与本课重难点的相结合工作。在准备练习题的过程中,我将关于本课的文学常识、重点字、词、句的解释翻译、文言文对比阅读等几方面题型都包含其中,一遍遍地进行对比筛选,经过整合选择,最终呈现出了一份学生在当堂的四十分钟内能够完成的小卷。本张小卷内容均匀兼顾,层级递进上升,量和度都相对合理,得到了本组其他老师的一致认同。
        关于思维导图的制作工作,在已有授课思路和练习小卷完成的基础上,我通过简洁明了的思维导图模式,将本篇课文应掌握的重难点全部展现出来。思维导图中每一部分重难点的呈现都是在做完本部分习题之后展示出来,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清楚明白的了解到他们所做的每道题目与本课重点知识的关联性,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学会怎样总结归纳文言文课文中的知识点,也可更高一级的尝试在做题中寻找命题者的考查点。

整体上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我分出了七个部分的知识点,包括文学常识、重难点字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成语、人物特点和故事启发,这七部分的知识点全部包含在了练习小卷的题目中,这样就巧妙地将思维导图的运用与复习文言文知识点的习题结合在了一起,以此达到本节课的最终目的。
四、关于为何不直接使用学生手头上现有的配套习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要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部分来讨论,是因为有老师提出,既然是讲习题课,学生手头上又恰好有配套的本课习题练习,为何还要多此一举的自己出题,为何不将本课配套习题直接讲完,这样不仅更好的利用了手头上的资料,而且也能达到讲解一篇课文做一课习题的基本教学目的。对于这样的意见,我有两方面不同的看法。首先,作为一节习题公开课,它不像讲解课文那样,可以根据每位老师主观的不同性格,产生不同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感受到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而习题课原本就比较单一,基本上我们绝大部分老师在常态教学中都是拿着一本配套习题给学生们对答案,如果一节公开课依旧按这样的形式进行讲解展示,那么不仅学生感受不到新意,相信听课的老师们也会觉得无聊枯燥,因为这样的课完全没有创新,甚至没必要集中大家来浪费四十分钟的时间听课。正因为此,我在选择习题课的模式时,才大胆地进行突破,抛开大家都有的练习题,重新设计一套习题,希望以此打破我们日常教学中习题课的单一枯燥形式。其次,我们手头上的课程配套习题是集各处练习题为一体的综合体,它的题目针对性不足,重复的题型和内容或多或少存在,若放在常态的习题课上,教师只需将答案讲解出来即可,但一节高质量的习题公开课,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是通过四十分钟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能跟随老师的讲解回顾本篇文章的重难点,又能提升自己做题和揣度命题知识点的能力。因此,高效的习题课堂需要筛选甄别一些重复的内容,选择最直接、最精华的题型内容加以训练,所以我们手头上的配套习题并不完全符合本节课总结复习知识点的目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否定了手头资料的实用性,我只是通过选用自己出的小卷对我们手头上的配套资料进行一个补充和辅助,以此达到本节习题课的最优结果。
五、本次课程结果
        通过结合课堂上学生完成小卷的实时情况,以及课后收上来的小卷检查修改痕迹的情况,我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基础题部分,包括文学常识和解释句中加点字词的题目,学生们几乎做到了脱口而出,边说边写,并且正确率较高,可见这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在做含有古今异义的句子翻译和一词多义的选择题时,部分学生的确会在瞬间对重难点字词产生错误答案,但核对讲解之后,当后面的题目再次涉及到这些文言知识时,他们会提高警惕,刻意搜寻脑海中有关本课学到的知识内容。对于本张小卷中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的题目,学生们在题型上比较熟悉,只是课外文言文的意思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这需要教师讲解部分较难的字词,替学生们大体疏通文意,协助他们完成题目。本部分题目除了个别字词句解释题难以把握外,学生们对人物特点和故事主旨的理解基本到位,大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课内文章的启发拓展到课外文言文的主旨解读上,以此回答题目。
        整体来看,本节习题课教会了学生揣摩考点的方向,同时教会了他们如何总结文言文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从脑海的某一部分迁移出来。也就是说,让他们在做题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填空题、翻译题、选择题和所谓的问答题,但是想到的却是文学常识、实词虚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乃至人物特点和全文启示等潜在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本节课还教会了他们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课文重点以及复习文言文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会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和复习中反复用到,会提倡学生在学完一篇文言文后,自己绘制一幅文言文知识思维导图,争取在反复的训练中,让学生们能够自己总结知识点,从而应用到做题中,并将知识点与题目进行结合,最终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与考查方向。
作者简介:陈海玉,1986年12月生,女,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职于兰州天庆实验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