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蓉
天津外国语大学 300204
摘要:本文从中西方教育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出发,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在新时代利用新技术来实现个人成长及发挥他们的影响力的特点,并论证了该人才培养对促进社会公平的发展的新内涵。
关键词:个人成长;角色转变;教育哲学;影响
研究背景
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培养实现了角色的转换,专业人才的另一个角色也是潜在的教育者。高等教育中的个人发展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课堂只是高校学习的一个方面,而专业人才也只是学生的一个角色,因为成年人的社交平台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同于儿童,高校中的学生还拥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他们是积极发挥自己影响力的人群。在毕业之后,他们通常会成为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或领导人,为人父母,并开始履行自己的教育者的职责。他们会更愿意主动分析自己的经验和思想,愿意组建自发的学习团体,一旦他们的优秀品质与个人影响力与现代的社交新技术结合,这种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与其他时代不同,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电子期刊和自媒体平台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图书出版和期刊发表这些传统方式相比,新平台具有更迅速更有力的特点。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点
高等教育的“去政治化”“去教化”特点更强调“尊重和支持个人发展”,这能有利于推动民主生活社会公正。各个国家都希望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加强社会公正。
不过,本纳认为,高等教育中的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同样需要警惕。当今世界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自1968年以后,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对政治并不太感兴趣,大学中流行的现代价值观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在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这些要素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做决定和探求真理,并提升他们的影响力。过去知识分子为公众代言的角色已经弱化,因为那同样是高等教育被工具化的一种表现。(Benner and Peng, 2017)如果高等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能够独立思,具有考理性思维的人,则可以更好地帮助所有人理性地参加公共讨论、参与民主生活,使学习到的知识和宝贵的技能应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间接实现和加强社会公平等理想的一条重要途径。
“民主的健康运转完全依赖于人的素质的提升,因此,学校的职责就是开拓不同国家以及人类生活的知识和同情心,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和愿望。国家间的礼貌谦让直接产生于他们在知识和精神方面所获得的诚实感,而国家的真正力量更多地在于如何将这些素质发扬光大,而不是扩张领土和提高生产力。”(Benson, 2015: 70)
二、教育哲学角度的思考
人文主义代表康德和他的“道德律”
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大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文主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哲学和伦理学的姿态,用以强调个人价值和人类的积极作用,通常更倾向于批判性思考和引证(重视使用理性和经验去证明真理),而非简单接受教条思想和迷信思想。高等教育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了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并鼓励人们去参与健康的社会生活。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和人本主义思想之先河。康德认为,具有客观、理性、必然、无条件等特点的最高道德准则是“道德律”。这是人人必须尊重的准则。人类道德的特点是实践理性与人性欲望的斗争。如果胸怀理性的标准,即便暂时处于逆境,依然不会影响自身的价值。
康德提出,道德律有一下几个基本思想:1)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人和社会相互影响;2)人有自由,可以自由选择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3)人人均具有价值并需要得到平等的尊重,这是建立在人人拥有自主理性这一基础上的;(Johnson, 2016) 4)社会应该成为人性得以完满实现的共同体。他的那句闪烁着人文光辉的至理名言来自《实践理性批判》(1788):“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索,他们就会给人心灌注一种时时在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令。”
夸美纽因:教育使人自律
夸美纽因强调了教育中的民主思想。
在他看来,当人们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这样,他们便不会缺乏思考,选择,遵守纪律以及表现其他良好德行的材料,其实人们会自发自愿地选择和遵守纪律,因为这是他们为社会让出的利益,从而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会了解人生的行动与努力如何调节,在什么限度以内前进,如何才能保护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成年人只有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布鲁贝克:尊重个人影响力和学术真理
布鲁贝克是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哲学家,曾在1928-1958年任耶鲁大学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教授,他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强调了学术自由的重要性,他认为学术自由基于三个支点:认识的支点,政治的支点和道德的支点。认识的支点指的是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政治的支点是公民具有发表观点的自由。道德支点指的是学术自由的根本理由是为了公众的利益。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中,学者的个人发展和影响力的基本保证是建立在学术自由基础上的选择利益大众和社会的品格。(Shan, 2000: 719)
小结:新技术促进个人影响力发展
这种个人发展在科技发达时代不仅得到尊重,还有效地得到保障。交流技术中的创新赋予人们自由交流的平台,也保证了个人影响力的发挥,新型的权威打破了旧的思维模式,人们去发挥影响力及改变世界的意识开始加强。
学术实践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学者和教授开始反思纯学术的研究有多少可以传递给大众,于是很多学者开始在自媒体上发声,撰写短小精悍的启迪性文章,这些努力使学界与民众的沟通更加有效,更多人可以接受到多维的思想和理性全面的思维方式,更多人可以积极参与到健康民主生活中。
三、结语
由此可见,当代社会中的高等教育功能是促进个人成长的同时来服务社会进步,需要持续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但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务实的努力和改革,依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行动和胆识。因为不论时代如何发展,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依旧是人,这就不得不迫使教育工作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效合作,并协同发展。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方法依旧具有深厚的哲学及教育理念渊源,并具备深刻的思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使用哲学的思考方式可以让人重温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那些古典的、人文的、科学的、现代的智慧精华。因为哲学思想没有过时一说,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学派和观点可以不断地为喜欢思考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灵感启示,也会不断地促进人类在实践中贡献更多的新思想、新技术,发挥新的影响力。
现代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其适应工业化生活,适应民主生活,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过程。高等教育既要兼顾教育伦理,也要发挥教育的实用性。既要不断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需要调整育人目标,还要及时利用新科技手段,扩大人类全方位的合作来实现教学方法的突破。
在这些哲学和教育学思想家的启发下,在积极从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同事的鼓励下,现代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尽最大可能去识别、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促成健全的现代个体,令其人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而来影响和塑造这个世界,朝着更公正、完善的方向去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Benner, Dietrich & Peng, Zhengmei. (2017). An Interview on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Period: The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Initiated by German-Chinese Culture. (available at http://www.eeo.com.cn/2011/0902/210245.shtml)
Benson, Arthur Christopher. Edit. (2015) 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 Harbin: Heilongjiang Educational Publisher.
Pan, Maoyuan & Wang, Weilian. (2013). On Higher Education. Xiaman: Fujian Educational Publisher.
Johnson, Robert. (2016). Kant's Moral Philosophy. First published Mon Feb 23, 2004; substantive revision Thu Jul 7, 2016.(available at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kant-moral/)
Shan, Huizhong & Yang, Hanlin. The Summery of Western Classics in Education. Nanchang: Jiangxi People’s Publi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