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
贵阳市第二十三中学 550004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逐渐凸显,与当代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需求逐渐脱离,支架式教学这种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运用支架式教学可以改变当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探究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中利用支架式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支架式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密不可分,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需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学生课堂主体性的观念。在实践课堂中运用支架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还能促进初中心信息技术学科的革新,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核心素养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支架式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支架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即通过教学消除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距,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支架式教学法中的支架一词来源于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是帮助工人建立框架、搭建建筑的一种工具,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类似,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一个一个的支架,建立相应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逐层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主要教学环节包括,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1]。同时,支架式教学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优势,但教师一定要合理适度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白支架式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能过度依赖,要科学有效地将支架式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二、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支架式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优质教学支架
当前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其中理论知识大致包括信息技术简介、计算机基础知识等,然而部分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更难以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包括学习能力、计算机思维、动手能力等,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不断选择设计优质教学支架,通过问题引导、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建立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
实践操作课程包括Office办公软件使用、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图像制作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学生,选择设定一定的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思考使用这个软件的原因?它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思维,搭建相应的计算机知识框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以清华大学版信息技术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通过制作学校电子报的学习,开展信息的搜集、整理、制作保存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具体信息需求清单,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搜集不同的信息,可以是图片、文本、视频、音频,培养学生判断识别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能力。然后教授学生ACDSee、Word等软件完成素材的加工排版,最终完美地展现成果。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搜集整理制作方法,还能加深学生对校园、教师、同学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设计案例支架提高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紧密联系实际且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教学案例,为学生带来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通过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案例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社会认知能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在学习网站的制作时,以清华大学版信息技术初中二年级下册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贴合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网站案例,要求学生从网站建构、主题风格、内容选择等进行分析,学习其中的设计思路和精髓。通过这些案例,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明确网站主题风格,搭建网站的基础架构,完成相关信息素材的搜集和整理,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设计合作探究支架增强协作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还包括学生互相协作、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设计教学支架时,需要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完成教学任务的探究和分析,得到教学成果。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难度合适的合作探究支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然后,教师根据各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评价学生在支架教学实施中的表现情况,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在进行清华大学版信息技术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校电子报的学习时,学生需要搜集不同地方和人物的不同信息,信息繁杂像是多样,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4至6人一组,其中同学A和B 进行信息的采集工作,同学C和D对信息进行整理和规划,如学校的历史信息和发展现状、教师和校长的采访录音、学校各个班级和学科的名单等,学生E和F根据整理出的相关信息画出结构图和电子报的版面,之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作电子报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信息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陆华. 开展支架式教学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探讨[J]. 成才之路, 2018, (015):39.
[2]王能汁.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考试周刊, 2019(29):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