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莹莹
福建福鼎市流美中心小学 福建福鼎 35520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让学生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要加强对实践活动课的重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和作用,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下面本文将针对如何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创意物化实践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创意物化;实践研究
小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而综合活动实践课是学生们最为习惯的学习方式之一,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起到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再加上创意实践的开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和作用也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和发挥其效率。但是想要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发挥创意物化的作用和优势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而这些正是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现阶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创意物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教师以自我为中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传统的讲授方式不同,课程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注重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但是通过对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际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依然将综合实践课程视做可有可无,因此创意物化课被简单地看做手工作品课,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的方式等等都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在这种没有结合学生个性化差异和兴趣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仅无法高效开展,也无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活动开展缺乏创意性,学生参与兴趣低
创意物化活动课形式单一也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采用我讲你听,你做我逛的方式,没有激励性评价,也没有创意活动方式。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时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长期处在单一的学习环境和模式中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达到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创意物化实践的开展策略
(一)三个维度出发,开展创意物化实践活动
1.联系实际生活
创意物化实践的开展教师需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让学生通过创意物化实践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四年级上册《我是环保小达人》这一课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了解到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不仅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还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废物能再利用的话,既可以装扮空间、节约能力,还能够培养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课上,我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废品,并选择一两样带到课堂上来,学生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根据废品的外形结构和承载的功能再创造,结合抖音、小红书、国外网友的创意作品,设计出创意手工纸袋、奶茶杯子舞、红包灯笼、牛仔布书皮等让废品重新发光的作品。
在三年级上册的主题三《好看的动画片》这一部分教学时,在进行备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说动画片陪伴着学生成长,孩子们对各种动画片是如数家珍:《小猪佩奇》、《大耳朵图图》、《海绵宝宝》 ,他们不仅会模仿动画人物说话,角色扮演,不少学生还大胆创新,改编故事。借着这样的良好氛围,学生对本课的开展是兴致勃勃。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通过一段视频,揭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通过阅读资料卡,了解简易制作动画片的两种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其他的制作方法,当然也可以绘制多张图片,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结合了解到的动画片制作岗位,小组成员根据岗位进行分工,勇敢进行角色体验,并以小组汇报的方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成果。
2.提高学生认知
要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迅速提高,不仅告诉学生“是什么?”而应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怎么样?” 应当用点拨方法而不是灌输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六年级上册《设计制作太阳能用品》一课中,有的小组受新能源动力车的启发,提出要制作一辆太阳能小车,在讨论如何使车的动力大、速度快、跑得稳时,学生卡壳了。查阅资料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干扰项,学生无法从纷繁复杂的资讯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这时教师适时点拨:“动力来源于哪里?怎么跑得更快?可以改造车的哪些部位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恰到好处地点破关键,学生的思维便会豁然开朗,就会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3.培养人文素养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提出要培养价值体认、责任担当等方面的意识,价值体认要让学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这样的人文素养也可以糅合在创意物化中,例如四年级上册设计制作课《端午节包粽子》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如何过端午,端午的习俗又有哪些,包粽子活动又有哪些小课题可以提出,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经过几节课的不断尝试后,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将不成熟到成熟的作品向全体学生展示,展示过程中,有些小组就通过信息媒体搜索到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端午节被韩国人申报为文化遗产等资讯,学生会不服气,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了解到可以不必为韩国的申请行为“义愤填膺”,年轻一代更应该做到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比任何说教来得更有力度,也更润物无声。
再例如三年级上册《制作我的动画片》一课中,在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出示自己喜欢的宫崎骏动画电影告诉学生,宫崎骏先生坚持使用手绘作画,单单电影《千与千寻》的手工画稿就高达十几万张,通过唯美的电影画面和直观的数字,让学生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匠心匠造,才能有回报和收获。
(二)建立健全评价和评分制度,激发学生积极性
评价制度的健全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的探索解决的方案。所以在创意物化实践的开展上,教师要注重建立健全评价和评分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以及建立制度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达到自我反思、自我进步的目的。教师可设计制作评价表格,可分为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评价。当然,等到学生已经比较自如地进行评价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程度。
接手新班时,在见面课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评分制度,哪些项目可以加分,哪些项目要扣分,具体分值又是多少,期中的时候再组织一次修改,针对第一次讨论不成熟的地方加以改进。期末的时候举行评比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小小的奖励,这样会大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创意物化实践的开展不仅突出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实现了小学教学改革和创新,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小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并且开展创意物化实践活动课程,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实现小学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2017(09).
[2]张孝芬,林丁寿.运用网络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新课程(中旬).2017,(4).151-152.
[3]孙利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与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5,(12).422-422.
[4]徐行.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