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选用素材,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顾丽芬
[导读] 有效的素材选择和运用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的模式
        顾丽芬
        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  
        【摘  要】:有效的素材选择和运用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的模式。教学素材的选用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去考虑,才能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素材的选用要尽可能注重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学素材的选用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材料的启发教育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学素材的选用要注重德育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素材  选用  生本化  趣味性  生活性  德育性
        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而教学当中用到的各类素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素材来讲解产生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教学素材选的好,不仅使得学生能较快的掌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术知识,并且通过素材内容传达的信息能引发学生思考,使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升华;要是选的不好,甚至会影响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选取素材时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恰当选用合适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合理选择、利用好素材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活起来、动起来,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素材的选择与利用。
        一、    素材选用注重生本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更多地选取那些以自身为主体的教学素材,运用到教学中后,有时难免会产生认识偏差:老师说的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学生不感兴趣等。如笔者曾听取的一节EXCEL《数据处理与统计》公开课。课上,授课老师选取了“工资表”作为教学素材逐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完成员工工资的排序、筛选等操作。整节课,学生虽然基本完成了学习任务,但实际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课堂教学,完成课堂任务,没有表现出主动的、积极的求知欲望,从而导致整节课几乎成了“满堂灌”,学习气氛相当沉闷。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整节课的不理想度呢?细细评价与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授课教师选取的教学素材其实是从教师本人的视角出发而设计的,而并未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问题交给学生去探究、发现和解决,其重要条件是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材料,学生获得知识之前必须获取信息资源,有形成问题的依据,有需认识的对象,才能进入学习探究的过程之中。眼望天棚,冥思苦想,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无法发挥的。因此,教师在选用教学素材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认知能力,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对所学内容的熟悉程度,让学生喜闻乐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我们不妨把素材与学生的关系想象成鞋与脚的关系:学生只有穿上“合脚”的鞋,才能走得更快。
        
        二、    素材选用注重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众所周知,我们脑海中保留的绝大多数记忆都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说兴趣是一切知识的导入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提供的素材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反之,则会使学生神情游离,课堂沉闷乏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素材的选取上要把握趣味性原则,寓教于乐。


        如初二学生学习的《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该部分知识内容是整个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难点,一方面学生需要学习VB的语法,相当于要多学一门语言;另一方面VB编程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感觉无所适从,内容枯燥乏味,没兴趣去深究等。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学习VB的兴趣与热忱,打击了自信,并降低了学习的动机,妨碍了他们对VB相关问题的探究与理解。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入一些趣味实用的实例素材,就既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致,又能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如笔者在讲授随机函数知识内容时,即选取了“随机抽奖”的实例素材展开教学:以采用随机函数随机产生1、2、3数字,对应相应的奖项,配以相应的小奖品发放,如铅笔、橡皮、夹子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致极高,同时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内容。
        三、素材选用注重生活性,发挥学习实用价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进一步指明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形成。因此,我们教师在选用素材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实例,挖掘生活中的知识原型,通过加工,就能变成鲜活的教学素材。这样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就能从狭小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生活、学习中去,学生在学习中才会体会到学习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
        如在Word的《插入艺术字》教学中,笔者在认真研读教材和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即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些处理和再加工,设计了紧扣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任务:利用学习素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审美感、创意性、切合主题等多角度出发,制作艺术字如班级常规,荣誉榜,佳作欣赏等“装扮”班级一角……诸如此类的“生活化”教学素材的选取既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四、素材选用注重德育性,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教师越来越重视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上,除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还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具有德育教育价值的素材,把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结合起来,穿插、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在开设《制作多媒体作品首页》公开课时,笔者向学生提供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方面的相应素材如节约用水标志,节约用水的宣传动画、海报、视频及相关节约用水文字介绍等,课堂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或自行搜索相关素材,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设计并制作出了优秀的多媒体作品的首页。整节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任务中,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很好地接受了一次思想道德教育。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素材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素材的作用,要善于捕捉信息,挖掘资源,在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设计、使用好教学素材,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剑文.细节成就精彩——正确运用素材,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中国校外
   教育 2012年第03期
[2]沈妹红.生活素材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年第17期
[3] 祝智庭.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11年09月
[4] 吕萍.把“立德树人”落实到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教育界  2020年第3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