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2101041986100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机械工业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落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必须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传感器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工业生产以及机电自动化控制中,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方便生产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机电;自动化控制
引言
传感器技术是现阶段机电自动化控制中较为常应用到的一项智能化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将信号进行有效的收集,以此指导机电自动化控制,促使机电自动化控制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其更加具有灵活性,能够有效地将电信号变得更加容易被测量,以此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如若在传感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信息采集和传递的环境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整个机电自动化控制工作难以顺利地实施。
1机电自动化中传感器技术原理分析
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所有能够感受到的被测量数据,运用数学函数法转化为可用的信号设备都可以将其称之为传感器。一般情况下,标准传感器设备都是由敏感元件与转换元件组成的,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不同的格式传输、存储并显示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以确保数据内容功能的充分发挥。正是因为传感器具有的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化、网络化、微型化特点,所以其不仅可以进行量化数据信息内容的转化和处理,同时也促进了机电设备自动化运行效率的有效提升。
2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
首先,该技术的精细程度不高。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的精细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传感器尚处于向微传感器过渡的阶段,后者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导致传感器技术整体的精细水平没有获得提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其次,该技术的清洁性较低,与当前倡导的绿色技术和环保理念相悖。这主要是因为传感器技术在使用时会大量用到切削液,该工业用液体成本较高,并且其应用所产生的废气油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最后,该技术的智能化程度还较低,难以满足工业自动化发展需求。二、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走向
2.1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
目前,在最先进的现代科学研究中,传感器已经成为很多智能器件、智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其中,以传感器-计算机-效应器为核心的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尤其在高度自动化的工厂运作流水线、各种办公智能自动化设备中更有重要影响。大大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效率不断提高,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另外,传感器作为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首要部位,是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试想在一个智能化系统中,如果传感器出现故障,不能够“感知”外界发生的变化,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过程也就必然无法进行。因此,传感器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类智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应用效果。同时,传感器技术水平越高,自动化智能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就越高,能解决的问题就越高级。
2.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走向
根据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也日渐成熟。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传感器不会止步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它更可以应用到深水海洋探秘、太空宇宙探索、星球物质采集、地质深层探究等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其发展方向必定会越来越新奇,为科学发展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未来的世界会成为一个传感器的世界。
3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阶段对于传感器的应用最为突出的便是机器人的研发应用,机器人主要是对仿生技术的应用,是对传感器技术的有效应用体现,现阶段机器人功能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虽然有着较大的改变,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的改善比较困难。比如机器人的敏感度还有待提升。
3.1机器人应用
对传感器的应用机器人可以说是最为突出的表现。对传感器的有效应用。其运行工作的本质是内部的零件对外部环境加以感知,获取信息进行处理做出反馈,而这只是传感器基本工作之一,在传感器的应用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一般情况下,机器人所应用的传感器包括内部和外部两种类型传感器。两者相互配合、相互独立,为人们提供服务。内部的传感器主要作用是对机器人运行情况加以监测,使机器人能够在程序指令下执行相对应的动作。外部的传感器是对外部的环境加以监测,获取数据向机器人输出动作。
3.2汽车自动化控制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相当迅速,在现阶段在全球范围中已经达到比较高的高度,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在汽车制造中应用传感器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打破传统需要手动控制的局面,在汽车零件的生产中更需要应用传感器实现高效、高质生产。另外,为有效提升汽车性能,提升人们对国产汽车的选购量,实现我国汽车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需要对汽车各个方面性能加以提升。例如在汽车的生产制造中,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对汽车性能加以全面的提升,在性能加强中需要提升其灵敏度,特别是需要升级传感器。
3.3机械加工
在当前阶段,对于传感器的生产有了较大变化,由小作坊的生产向机电自动化控制流水线方式生产。首先有效提升了传感器大批量生产。在工业的生产中,通过机电自动化系统加以控制,从而确保流水线的高效、平稳工作。工厂采用流水线方式进行传感器的生产,对传感器的精确度、灵敏度具有较高的眼球,因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定期的维护,确保传感器的稳定工作,保证工作效率。例如铣刀车床便是传感器应用与工业生产的一大典范。
3.4环境监测
在煤矿的生产中对井下环境进行实时性的监测是一项重要内容,井下环境的好坏不仅对生产操作进行着影响,对人员的生命健康也存在威胁。同时环境因素对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应用传感器技术井下环境进行监测,为生产作为能否正常开展提供保障。在煤矿生产设备中应用传感器技术能够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当环境发生变化,对井下生产造成影响时,传感器通过信息数据收集并作出反馈,使设备维护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停止设备运行,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另外因为井下空气稀薄,并且存在有毒气体,通过传感器对井下环境的含氧量进行检测,在氧气不足时,将信号反馈至蜂鸣器,提醒生产人员做好防护。传感器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有效促使作业向更加高效、高质、安全的方向发展,促使煤矿企业的发展,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感器技术作为机电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手段,时人们和社会生产走向智能化的道路。但是,当前我国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相关规范要求和制度建立还不够成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技术应用和研发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传感器技术。
参考文献:
[1]翁武权,刘嫄臣.传感器技术在机电技术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4,12(10):17-18.
[2]李培英.浅谈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8,(3):83-84.
[3]陈长华.关于机电一体化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研究,2015,(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