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马晋朝
[导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呈现大型化高层化等特点。
        马晋朝
        身份证;14052219840902****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呈现大型化高层化等特点。如何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是当前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对工程项目实施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并保证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效益的最优化。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项事业改革进入深水期,建筑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机遇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中造价管理的意义便是帮助建筑企业风险前置,合理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对工程造价不合理、不匹配环节进行控制管理,合理分析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建设成本,规划投入情况,帮助建筑企业合理规避风险。
1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相关概述
        所谓全过程造价控制,简单来说就是指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做好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工作。全过程造价控制属于一项不稳定的管理工作,一旦任何环节出现造价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施工,甚至严重时还会引起更严重的事故。也就是说,在整个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中,必须要严格的落实和遵守相关的制度,并对各个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力从根本上来对工程造价实施全面的管控。
2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应用原则
        要想做好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控制工作,还需要严格的落实以及遵守一定的原则,这是保证全过程造价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需要严格的遵循以下方面的原则:首先,严格的落实和遵循提前性原则。工程造价是始终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内容,其中多数造价控制都是以设计图为基础而进行的,所以为了保证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为后期的造价控制工作的实施和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主动性原则。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在进行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中,要主动的将工程各阶段的造价与实际造价进行比较,若发现差异,就需要及时的分析并发现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提升造价控制的主动性;最后,还需要严格的落实全面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指在造价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从工程项目的整体入手,做好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和配合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全过程造价的目标。
3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决策阶段产生的问题
        企业在决策阶段调研不充分。企业在投资阶段过于注重投资金额的问题,而忽略了市场环境、技术因素,这就会对预期估计不准,后期产生较大偏差。对市场环境因素考虑不周全会导致最后投资回报率低,只有全面考虑市场环境所需才能够紧跟社会经济走向,进而获得较高收益;在技术方面,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同样在施工过程中也是,若没有技术的保障,会出现施工进展缓慢,进而使工程造价的成本显著增加。
        3.2工程施工中产生的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环境影响较大的特点,此阶段中有大量施工人员数量、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材料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存在,因此,工程施工成为工程造价管理中最难掌控的一环。部分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临时聘用不具有资质的施工人员,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返工现象,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图纸解读不详细、施工工序混乱、作业安排不合理等现象同样会严重影响工程进。


4全过程造价控制方式
        4.1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设计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时期,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同样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保障项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能够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要求与造价控制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环节需正确分析施工技术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保证设计方案得到优化,尽量降低施工期间,由于设计因素导致的方案变更等问题。与此同时,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还需要关注工程施工周期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的不确定因素。也会给造价带来一定困扰,因此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材料市场环境、人员等方面的需求和变化。通过对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和分析,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性、有效性,降低设计单位由于设计缺陷所导致的成本费用增加。应采用限额设计的方法,由设计单位编制分项、分部工程投资限额,以减少工程设计变更的影响。与此同时,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中需要由不同专业进行图纸交叉审核,确保设计图纸能够满足投资决策与成本控制需求。
        4.2项目决策时
        在项目决策期,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如对建筑原材料市场及工程机械设备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同时根据调研的情况,对全过程造价方案进行指导和优化。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如工程的建筑规模、采用的建筑技术、施工方案及地方的环保施工要求等进行充分地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技术论证,确保在决策时项目造价的合理性,科学有效地进行项目决策。
        4.3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对于建设单位来讲,招投标环节能够保障资金效益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在招投标环节做好造价成本的控制。建筑工程招投标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筛选高质量参建单位的一个流程。在此期间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对招投标文件中材料、设备价格等相关条件与文件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保证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能够符合建设单位预期的投资要求。明确工程造价管理在招投标环节的重要性,采用定价方法,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与当前地质条件设计方案确定招投标控制价格。
        4.4项目施工时
        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按照工程造价控制,保证工程经济效益。对编制的建筑工程造价方案不合理部分经充分分析研究后及时调整,对于预算出现一定出入情况应及时引入预警机制,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层层把关。
        4.5竣工环节的造价控制
        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包含两大内容:首先,整理好工程造价的有关资料,保证资料的全面性,避免出现遗漏情况,在此期间需要不断的提升工程造价资料的规范化,并转化为电子资源;其次,严格加强工程结算审核,注重细节问题,保证审核的公开性、透明性,保证施工材料、设备以及工艺可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项长期性工程,不仅是工程造价工作,重点是对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造价管理与控制在实施之初,需要具体实施者与企业决策人、施工方甚至是企业股东进行充分有效沟通后方可进行,并且在工程进行过程中确保其在科学有效的监控机制下运行。这便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项目决策之初、方案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项目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等全过程综合性的工作能力,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工程造价合理管控,最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飞.基于业主方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0):110-111.
[2]蔡敏浩.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居舍,2019(10):133+158.
[3]张玉芳.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探究[J].价值工程,2019,38(04):11-13.
[4]魏品芝.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J].江西建材,2017(14):230+236.
[5]方敏.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4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