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琼1 赵旭华2
1. 身份证号码:21010319880215**** 2.身份证号码:13112419920820****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以水泥、砂、石、水为主要材料,辅以其他类型材料的一种结构。它包括普通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人工材料。由于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在周围环境中的水和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会发生开裂、压碎、开裂、磨损和腐蚀。它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还会引起钢筋腐蚀、混凝土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带来建筑物的安全问题。本文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防治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现象,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性,威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改进混凝土施工工艺,预防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施工中影响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因素
1.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不当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是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过高、含砂量不当、骨料种类不良、添加剂选择不当等。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总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材料和配合比方面,有以下原因:
(1)粗细骨料含泥量过大,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骨料级配不良或不连续分布不当,容易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诱发裂缝。
(2)骨料粒径越细,针入度越大,混凝土单方灰和用水量越高,收缩率越高。
(3)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选择不当,或用量不当,会严重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4)水泥品种中,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收缩大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收缩。
(5)水泥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期强度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容易开裂。
2.收缩和水化热增加
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逐渐推广使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由苛刻、低流动性的现场搅拌变为集中搅拌、大流动性泵送浇筑,必然导致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骨料粒径的增加,导致收缩和水化热的增加。一般认为,裂缝是由于施工阶段水泥水化热和外界气温导致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多为规则条状,很少交叉,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收缩裂缝很少出现在梁,板、柱等小型砌块构件或预应力构件中。
3.施工和现场维护的原因
3.1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动棒泵送过快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诱发裂缝。
3.2混凝土高空浇筑,风速过大,暴露在烈日下,会导致混凝土收缩较大。
3.3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冷却保温工作不到位,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3.4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早期凝结脱水造成收缩裂缝。
3.5现场模板拆除不当会造成模板开裂或过早拆除。
3.6现场预应力张拉(超张,偏心距)不当造成混凝土张拉裂缝,养护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的重要手段。固化条件对裂纹的出现有重要影响。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如果混凝土硬化正常,就不容易开裂。
二、施工混凝土防裂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设计和原材料的合理选择
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的浇筑工艺、操作水平和构件截面合理选择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根据现场砂石原材料的质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并协助现场构件的养护。改善骨料级配,添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选择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外加剂;积极采用合适的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正确掌握混凝土收缩补偿技术的应用方法。
2.加强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裂缝是工程质量问题。只有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才能积极控制和预防混凝土裂缝。
2.1尽可能合理、科学地安排各工种的交叉作业时间。板底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预埋线管和封闭模板前,应及时穿插,争取完成,不留尾或少留尾,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工人数量。
2.2浇筑混凝土工人时,应在易裂部位和负弯矩钢筋区域铺设临时活动跳板,以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量避免上部钢筋再次被踩踏变形。
2.3支撑模板时,要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撑牢固,基础受力均匀。
2.4振动器浇筑时,应垂直振动,呈行列式排列,以便快速插入,缓慢拔出。根据混凝土坍落度的不同,应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度振捣或漏振。应提倡二次振捣和二次抹灰技术,以消除混凝土内部的泌水、水和气泡。
2.5振动上层时,应插入下一层,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上层混凝土自然形成的厚度不应超过振动器长度的1.25倍。2.6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8 s ~ 10 s,以防止因石子下沉造成混凝土结构不均匀。
2.7混凝土浇筑到表面时,表面应平整并压实,以消除混凝土内部的泌水、水分和气泡,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采取合理的维护措施。
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是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现浇混凝土通常在正常情况下采用自然养护,即浇筑完成后12小时内养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C12之前,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和安装模板支架,也不准在上面进行冲击或任何劈砍作业。
(2)初凝后进行覆盖养护,终凝后(12小时后)开始浇水,覆盖麦秸、烂草席、竹帘、麻袋、织布等件。水管、水桶等水工具可以用来保证混凝土的润湿性。养护时间与组分项目、水泥品种和添加剂的有无有关。
(3)养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其中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2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避免在雨天或强风中浇筑混凝土。如遇风雨,应覆盖防雨条纹布。同时,周围应做明沟排水,防止雨水流入基坑,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
(4)冬季不浇水,因为铺设塑料薄膜可以保持水分,使其挥发更少,也考虑用于防冻。理论上讲,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允许浇水,应使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草袋覆盖保温。
(5)夏季温度高,湿度低,干燥快,连续养护首选水养护法。混凝土浇筑前一两天,应确保混凝土处于完全湿润状态。大面积平板工程使用固化液实用方便。
三、结束语
在施工中,应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混凝土养护等环节,通过提高混凝土质量和浇筑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
参考文献:
[1]陈裕新.浅析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178.
[2]聂力.高层建筑混凝土基础温度裂缝控制探讨[J].建筑科学,2010,(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