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
身份证号码:15270119800817****; 鄂尔多斯电业局
摘要: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对于线路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与电力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密切相关。输配电工程和线路在运行中由于地处野外,因此会受到多种外在环境的影响,如植物、天气、人为破坏等,对于输配电工程和线路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不良因素对于线路运行的干扰,确保电力运行稳定性,有效控制变电故障,突出供电系统的科学和可靠性。当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力资源,电力工程在社会中的地位逐年提高,而促进我国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既是社会需求,也是电力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问题,以期能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建议
1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推动供电企业良好发展
电力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供电企业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但是,在输配电发展过程中,如果供电企业不能正确处理相关问题,必然阻碍企业发展。因此,供电企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应对输配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1.2 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电力企业一直处于突飞猛进的状态,并在实际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信息化时代,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领域中,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效率,进而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电力企业在推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建设发展时,需要严格执行输配电发展的相关政策标准,进一步明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发展的任务,发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作用,进而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动了电子产业蓬勃发展。例如,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需求。然而,当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要想正常运行,则需要输配电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撑。在实际生活中,一旦输配电出现问题,势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还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
2.1 材料质量的问题
在输配电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是十分常见的元素,若其质量存在问题,将会对电力运输工作形成较大危险,影响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隐患。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选择质量不好的材料用于输电,不满足施工安全需求,从而发生安全运行相关问题。
2.2 环境、气候问题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具有差异性,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之处为输配电、用电工程带来多种阻碍。若使用不科学的处理方法,会降低线路供电质量,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要。例如,在深山区域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对于输配电线路运行的不良影响较大,若发生森林火灾等问题,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瘫痪、受损问题,无法保障供电安全。
2.3 线路维护问题
由于输配电、用电工程在工作中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密切相关,因此受到雷击和绕击的可能性较高。同时,部分区域由于地质问题和人为因素,会经常出现塔架基础损坏、地面下陷等事故,若发生雨水冲刷,极易破坏散水坡,导致地面尘土下陷,为输配电、用电工程的线路运行增加安全隐患。因此,线路的保养和管理工作是关键,加强线路维护工作能够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不过在实际的维护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工作人员容易忽视此模块内容,因此不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建议
3.1杆塔选择
通常杆塔可以划分为耐张性、悬垂性杆塔,悬垂性杆塔又分为旋转站脚和旋转立脚两种,耐张性杆塔可以分为双回路、多回路杆、单回路杆塔三种,采用水平排列的方法能够降低杆塔高度,需要采取水平或垂直组合的方式。如遇双回路或多回路杆塔导线垂直排列的情况时,应该综合考虑相对地垂直相间的水平位移,其受力结构于杆塔传力过程中传力比较清晰且受理力也相对均匀,对此可在设计优化的基础上参照导向及地线的排列方式选择并设计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不同的杆塔在选择时必须以环保作为前提条件,结合路径特点与地形特点予以高低基础配合。
3.2输配电线路的防雷设置
在配电网中进行防雷技术的使用,可以很好地保障配电网的平稳运行。对其技术的使用指标评价上,主要有两个形式,分别为耐雷水平以及发生雷击时的跳闸率,从而保障配电网线路进行安全的运行。为此在应用防雷技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避雷线进行合理设置,进而在雷雨的天气中,降低配电网受到雷击的概率以及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从而起到分流的作用,以及起到耦合的作用。同时,还需尽可能的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值,一般来说,需要在 10 欧姆之下,进而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进一步降低雷电反击的情况发生。或者在线路中进行耦合电线的安装,以此起到提升耦合作用的效果,进一步降低在线路中的绝缘子电压值。同样可以采用不平衡绝缘的方式,降低故障发生时所带来的大面积断电的发生,进一步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在配电网线路中,进行自动重合闸的安装,以此提升配电线路的耐雷值,并保障配电线路中的供电连续性供电。在发生雷击的时候,通常会导致过电压的情况,为此需要采用一些专门的设备来减少这样的现象。
3.3建信息化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系统
(1)建议在线路规划层面,借助大数据技术完成分析,如空间负荷预测、用电量预测、多指标关联性分析等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此技术分析本区域用电量、用电结构、用电量变化、经济情况,对今后的用电趋势进行预测。大数据技术还能分析输配电、用电工程的线路铺设、行业负荷、占地面积等相关数据,得到路线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通过获取时间数据的一致性切片,能够联动分析 GIS、OMS等指标。(2)技术人员需要将输配电用电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优化线路管理模块,如历史数据查询、数据质量分析、断面预测等功能。基于自动化技术系统自动获取工程线路的实时运行情况,对其断面完成分析整合工作。同时,自动化管理系统具备远程监测功能,可以记录检测方法和结果,提升故障的处理效率和诊断效率,实现数据库检测数据的互通共享,有效检测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的多种故障。(3)故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发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远程故障检测控制平台,通过健全的数据库和沟通系统,加强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技术和理论交流,借助此系统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获取输配电、用电工程的历史维修记录,为后续检修工作提供参考价值,并对线路完成远程检测,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同时,技术人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定快速仿真决策,自动对线路故障进行响应,利用“复反馈”系统判定并处理技术问题,实现线路运维的预处理过程,为工作人员进行故障处理争取时间。
结束语
电力行业通过完善行业规范、加强对光伏发电的应用、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型人才等措施,能够确保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满足现代电力工程发展需求,进而有效推进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提升国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尚刚,刘峥.试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08):241-242.
[2]张少康,刘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思考[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04):153.
[3]徐新宇,范彧珩.探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J].中国金属通报,2018(09):120-121.
[4]张乐,赵楠.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与跨越式发展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97.
[5]林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问题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