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平
大唐辽源发电厂
摘要:改革后,在我国高速发展下,我国经济水平不断能提升,现阶段,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我国电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热工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使企业热工自动化系统升级更新,电厂内锅炉系统采用热工自动化系统,而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电厂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该文对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旨在推动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的进程。
关键词:电厂;热工系统;自动化技术
引言
当下,国内规模相对较大的电网企业基本配置的是我国自主开发的DCS系统,其在运作阶段存在着技术滞后、操作流程较为繁琐等诸多不足,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内电铲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效率整体偏低。电厂规模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若仅依靠传统人力开展该项工作,则很难保证电厂监管工作的质效,故而近些年很多学者作出将自动化控制系统用于电厂管理实践中的提议,该类系统能于同一时间内落实数项工作任务,并结合信息反馈情况传递出相应的管理指令,为后续几年中电厂自动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1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技术简述
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电力能源非常关键。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电力资源需求量大。电厂要依据自身运营实况,分析运营生产现状,通过不断优化,使发电机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实操中,不仅要关注发电效率,还要把节能降耗工作落实到位。以此为背景,优化热控自动化改造技术,与电厂发展需求符合。发挥编程语言优势,控制系统操作过程,使电能生产具备自动化特征。在生产过程中,优化控制温度变化,利用同类燃料,使电力资源产量得到明显提升,把温度控制在安全限值内。
2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改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改造任务繁重化
对国内电网系统加以分析后,可以认定300、600、1000MW机组为当下的主力型机组,其服役年限基本≤30年,在电厂后续运作阶段还需承担运行任务,故而是改造的重点对象[3]。从任务量上分析,电厂热工机组改造任务是繁重、艰巨的。另外,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改造实践中本应该配置数量足够多的工作人员,这是技术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但在具体改造实践中,工作人员数目有限,技术团队人员流行性偏大,以致在职工作人员长期肩负着较沉重的工作压力,不利于电厂技术改造工作顺利、有效推进。
2.2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总结工作存在纰漏
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工作是需要工作人员每完成一段改造工作后就要及时总结,但由于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并未及时对每段改造工作进行总结,也难以为下一阶段的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3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改造策略探究
3.1设定确切的技术改造目标
新时期下,维持与提升电厂安全生产效率是促进电力产业长效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达成以上目标,就需要电厂技术人员立足于电厂实际规模、业务运作特征等,拟定促进热工自动化系统安全、有效运作的改造作业目标。当改造目标确切时,有益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工作量与强度,为提高热工自动化水平创造坚实条件。在设定改造目标阶段,也需结合热工自动化改造实况,较客观的预测改造成效,提升热工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改造后能真正助推于电厂整体发展过程,协助电厂在后期运作阶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我国电厂事业可持续的发展过程输注更大动力。
3.2制定合理热工自动化系统技术改造方案
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的制定是为了避免在改造过程中出现重复改造的问题,因此改造热工自动化系统需要从电厂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确保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工作的全面落实,热工自动化设备的选用以及系统设备控制功能的改造需要尽可能地减少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成本。此外,工作人员可根据电厂的技术水平制定分期热工自动化改造方案,确保设计方案具备较强的扩展性以及开放性,实现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3.3加强人员技能培训
电厂发电过程复杂,涵盖的专业、技术要素多而杂,使热控自动化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实操中,优选专业技术手段、工艺方法等,科学控制各类影响因素,参照专业规范,把相关操作落实到位,把因操作因素导致的管理漏洞、问题等概率降到最低。关注工作人员技能培训,使之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综合素养等,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现阶段,计算机编程语言已成为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控制的主流方式,对技术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专业要求,成立优质、专业的工作团队,依托培训,使之熟练掌握各类操作技术,为系统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3.4加大通信功能相关技术的改造力度
首先,DCS系统运作阶段涉及的内容过于繁杂是造成系统出现通信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故障问题多为隐蔽,早期精确察觉的难度较高;且通信网络信号质量整体偏低,外部设备装置的扰乱、数据线衔接配置不合理等诸多因素作用下,DCS系统通信故障问题发生率进一步提升。这就提示在对DCS控制改造阶段要选用性价比偏高的处理器,进而从最基础环节促进DCS系统通信设备的良性运转过程,也需科学规划设计通信系统的内部构造布设状态,提升外部形态的美观度,力争将磁场问题对通信网络信号形成的干扰程度降至最低。其次,改造实践中也需灵活使用信号保护器,以将静电对DCS系统通信装置运行状态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最后,定期组织专员检测DCS系统零部件性能指标,力争在早期发现系统内构件损伤情况,通知专业维护人员及时落实维修工作。
3.5计算机软件的技术改造
对于热工自动化系统而言,硬件设施改造必不可少,软件改造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系统软件发生故障主要存在2种因素,一方面是由于系统软件自身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则是系统软件应用问题。系统软件是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操作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都属于系统软件。我国普遍应用的系统软件就是Windows系统,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Windows系统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操作性能,解决Windows系统内在软件冲突,自动化控制系统发生。PC机作为病毒入侵重要渠道,管理人员需要增强PC机使用的安全意识,避免恶意病毒的入侵。
实现计算机技术改造过程中对于DCS服务器的选择极为重要,系统服务器读取硬盘的时间越长,将会导致硬盘中的垃圾数据也相对增加,硬盘垃圾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将会给硬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最终导致整个系统服务器瘫痪。因此,在计算机软件改造过程中,需要实现服务器改造,进而全面提升数据运行状态,推动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改造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工作相对比较复杂,专业性强,涵盖的相关技术、工艺要素比较多,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无论电力工作人员,还是相关设备、工艺、技术人员,都要对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技术具备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各类机组设备实施智能监控,优选大屏幕显示器,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依据系统背景及相关要求,圆满完成系统改造及DCS系统配置工作,使热控系统运行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任海天.浅析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环球市场,2017(12):151.
[2]邹子锋.分析电厂热控自动化改造技术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7(9):86-87.
[3]刘久斌,朱红霞,崔晓波.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回顾、现状和展望[J].发电技术,2018,39(1):18-22.
[4]宁中伟.试论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3):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