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身份证号码:37030219900412****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改善,电力开发的需求增加,智能网格建设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评价。从这个阶段新情况来看,智能电网的构建能够有效地确保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电力,而且为了提高电网运营的安全性和安全性,还可以不断改善电网建设的知识应用。作者以电力工学技术为基础,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现行应用对现有问题和有效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研究
引言
电力作为目前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能源,其以环保性强、使用效率高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能源的地位。现如今,电力企业在生产和输送电力的过程中,逐渐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的利用力度,这不仅可以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针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其中涉及到了多种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所以为了保证电力企业成功的组建智能电网项目,就必须对各种电力工程技术,采取有效改进和引用。另外,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多个环节,如果想要将每个环节,都融入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就需要对各环节的生产程序,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确保智能电网系统的建设,满足电力生产和输送的要求。
1电力工程技术对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我国现阶段使用的电力多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同时由于电网运行的模式较为单一,所以电能利用率较低。其他的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也属于电网运行模式较为单一的状态,无法有效完成电能的综合化利用。通过智能电网可有效结合不同能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完成多元化智能电网的建设,既可发挥电力工程技术的作用、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还能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电网系统的安全性。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建设电力电网时电力工程需兼顾的问题就增多起来。相较于传统电网的建设问题,智能电网在整体架构上呈现出更加安全与稳定的特性,可为输配电系统提供更可好的运行服务,可为电力工程提供稳定的电压,避免中途电源的中断,同时通过无功补偿技术对电力、电网设备进行更大的负载工作,使电网在此过程中得到更稳定的运行。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由于电力工程技术的有限造成资源无法合理配伍,从而影响电网资源利用率低、电能消耗过重的问题,为环境带去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智能电网利用自动化的智能设备,不仅可以提升电网运行效率还具备更好的经济性,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起着统一协调的作用,可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完善电网系统的配置工作,有效降低对能源的消耗,这对于推动电网发电最大化、市场化起着促进的作用。
2电力工程技术现存问题
2.1技术开发水平较低
目前电力依旧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体,特别是生产、生活方面的用电需求增加,在能源紧缺的时代智能电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电力工程技术将作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立足于国情通过技术可有效解决我国能源危机,对社会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实际的意义。但由于我国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发展较低,导致智能电网在应用过程中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制约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当代提倡绿色环保,所以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也应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电力能源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才是这项工作得以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电力工程技术较低,造成绿色能源开发水平较低,从而无法实现电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无法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最优水平,影响电力能源的质量。
2.2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
从智能电网建设的各种综合因素来看,电力产业的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对智能电网作业的顺利发展有限制,个人农业、商业水平和专业能力都很低。
目前,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不仅对电力公社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还提出了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较高的评价标准。随着智能网格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网格结构和输电网络建设经济的技术要求大大增加,电力工程技术系统和输电网建立了传统输电网建设中的布局,天气恶劣,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受到了较低的水溶性,自动故障诊断和监管的综合水平较弱。作为电力网建设的主要考虑,考虑经济,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建设成本,不仅有效地保证电力能源质量,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电力技术人员由于缺乏专业性,无法理解智能网格建设现状和实际情况,以导致缺乏自动化、经济性、智能网格结构能力,在智能网格建设和应用中限制了电力工学技术的理想作用。
3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3.1输电过程的应用
电力输送是一项复杂的作业活动,要向满足电能运输的要求,就必须要铺设大量的电网,而这一项目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输电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输电设备长期处于外界环境中,所以很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从而导致输电设备受损,影响用户使用。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该加大对输电环节的重视程度,并且要充分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克服外界因素的影响。具体操作是当面对功率容量较大,同时电力系统内部电路较多时,就采用交流输电的方式,这种输电方式充分利用了交流输电设备的优点,从而提升了整个输电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经过长期的实际操作,表明这种输电模式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论天气状况的好坏,都可以使整个输电系统处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
3.2电源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融入电力工程电源技术非常重要,因为电源技术可以把各种类型的设备应用在智能电网中。比如,对电池充电问题,就可以采用交流电源处理,实现了不同计算机都能够采用高频充电的功能。还有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时候,可以应用电力工程技术提供的多种类型的电源。
3.3转换能源技术的应用
随着低碳经济能源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企业实际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应当通过先进的技术创新能量转换方面的工作,将能源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目前,全球使用最多的自然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利用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转换能源技术,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比如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并网技术,对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电网的建设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除了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更向着高空风力、雷电、海水蓄能的方向研究,实现更多能源转换工作。通过对现阶段的情况观测及监控,智能电网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建设当中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将这一措施落实到实处,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此作了很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是使能源满足上文中说的绿色环保,使其在使用时不会污染周边的环境,其次是对技术的独立设计与发展进行调试,通过这类的设计使智能电网在高寒天气中仍然可对大容量的滤波进行串补技术,实现我国智能电网的高效运用。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电力技术和智能电网建设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和目标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对电力技术的研发以及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兰泉钦.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与细节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18(23):243-245.
[2]王彦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科技,2019(10):88-90.
[3]关万良.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