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喜平
武汉车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对系统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实时获得系统运行相关信息,为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以企业为例,结合电气自动化技 术的特点,分析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的方法以及优势,争取来为高效化生产提供更高的电力保障,减少电力系统故障而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
前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力企业进行系统优化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当代电力企业必须面对的技术难点之一,许多企业在电力系统建设中总是出现许多系统运行有待优化的问题,阻碍了电力网建设。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成熟完善是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一 大良方,通过自动化的生产集中处理,可增加电力建设的效率和精准度,大幅提高了我国的电力建设水准,让电力系统更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中的特点
1.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现在的电气行业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十分重视其应用管理,有效提升了整体电气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让电力技术为企业带来了更加优质的生产运行技术工具。对于应用范围方面,不止在于系统上,自动化技术更在于实际硬件操作上使用。伴随着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增加,也要求着该技术能够带来更好的应用成效。
1.2高电压且高功率设备多
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为满足生产需求,增加了更多种类的电气设备,除了普通照明、空调等以外,还有电路、制氧机等较大功率的电动机,供电电压等级比较多。为确保各类电气设备可以稳定运行,就需要结合实际条件,来配置相应的微机保护装置。这样就导致电力系统维护管理的压力剧增,相关成本也会增 多,且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检修维护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电气设备运行存在的隐患,就很容易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干扰到企业正常生产。而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便可以做到对电力系统内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化监管,相比人员管理来讲优势更加明显,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效率。
1.3电气自动化发展依托于电子技术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是自动化发展的根基,一定的电子技术支撑才能为电气自动化带来理论支持和应用指导。电子技术需要不断升级优化才能带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才能为电力系统运行带来更先进的运行技术和效益,满足当下电力发展需求。因此对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企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扶持,降低技术发展滞后性,带来更新颖的技术优化改造。
1.4电气设备安全系数高
企业生产电能损耗较大,电力系统作为影响生产效益的关键,要求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向能源系统传输相应的电能消耗数据,以便于准确、快速的统计出钢能耗结果,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为下一阶段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可以说电力系统与其他设备之间要保持良好的联系,这样就更加提高了对系统运行管理的要求。另外,企业的用电设备中包含了很多高精度、连续性的生产符合,例如高炉、轧机等,一旦出现失电情况,将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某一轧钢厂突然发生电压骤降情况,导致全场范围内停电10h以上,造成损失千万以上。
这无疑是强调了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必须要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确保在原有基础上,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更大保障。
2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2.1现场总线技术
为将电力系统构建成一个多站、多向一体化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对现场智能自动化装置以及仪表控制设备进行可靠连接,实现计算机与数字通信等功能的融合。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电量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并及时传输给主控计算机,通过数学模型做进一步的分析计算,最终结果将会被传输给控制设备,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基于现场总线技术可以促使电力系统的控制功能分散,以计算机完成被控设备信息数据的处理。相比以前所应用的控制方式,以现场总线技术为支持,只需要对被控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整即可,大大减少了运行管理工作量,而工作效率则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通过与前置机、上位机的配合,或者采取方控制方式,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2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能够通过实现电网的智能监控管理,将电力系统中的各项电力数据进行传递,并且还可对不合理的电力网络数据进行排查监测工作,对电力系统进行整合运行,对其线路输送效益进行优化。总而言之,智能电网技术将智能化、自动化带入到了电力生产运作中,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处于最佳状态[1]。在实际电力工作中,可精确把控电力网络的运行方向,减少出错率和电力耗费度,让运行管理更加有效智能;通过对各个范围的电力出错数据进行及时分析整合,规范用电指导,将电力信息的传递效率提到最高,优化使用智能电网,能够加快构建电力信息网络的技术体系,将复杂的电力信息条理化。
2.3仿真技术
应用PLC来对整个自动化过程进行逻辑分析与控制,对现场各种传感器以及行程开关的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将实时数据传输给PLC,并且在中央控制室可以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诊断,明确设备运行情况[2]。利用配套的力控软件,选择圈像的方式,将生产车间以及生产流程产生的数据进行仿真,并且通过显示屏可以对各生产过程做手动控制操作,以及还可以将分析结果上传到网络上进行远程协助报作与监控,确保电气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2.4 PLC技术
它能够将自动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达到与信息计算机的联合,可实现通过计算机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远程编辑和控制,精细程度高同时出错率也极限降低。在庞大的电力系统管理中,可为运行带来合理协调作用,大幅降低电力网络运行的安全风险概率,在运行效率信息管理中增加数据的分析记录。通过PLC技术进行信息网络链接,对电力数据进行精细的逻辑推算,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的逻辑性和可调控性。PLC技术还能够在计算机中对电力运行进行程序编写,并加以排演,让运行中消耗的电气资源控制减低[3]。PLC技术为电力带来的运行稳定极为重要,在进行电网维护、维修等工程中,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控制效益带来更加简便的工作程序和更安全的环境。
2.5对象数据库技术
企业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包括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电力系统监控体系的基础功能进行优化,更好的做到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同时数据库技术的有效应用,也促进了相关软件的开发[4]。并且,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还应用了触发机制,提高了数据库监视技术应用效果,数据写入与读出所需时间更短,可充分发挥数据信息所具有的功能。
结束语:
面对整个行业快速发展,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生产模式进行优化,尤其是要重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研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提供保障。积极应用各种新型技术来实现对所有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控,根据所掌握的运行数据,来为下一阶段的管理计划制定提供支持,避免失电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朱军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2):188-189.
[2]刘礼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9,38(34):218-220.
[3]陈楚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25+27.
[4]田润东.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