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2期   作者:伍志龙 朱金凤 李志财 李奇鸿 王兴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应用前沿科技应对企业发展当中的挑战是电网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伍志龙 朱金凤 李志财 李奇鸿 王兴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  新疆  喀什  844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应用前沿科技应对企业发展当中的挑战是电网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求,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从设计的原则、总体设计以及具体细节设计进行详细探讨,最后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为新时期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性提升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力调度;自动化
         引言
        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电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的生产生活一旦失去电力支持,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与此同时,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的极大的压力。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高效性的重要途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决定了人们生产生活正常用电。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而保证系统中日益增加的海量信息数据能够实现高速、准确的传输,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深入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运用,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概述
        人工智能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中热门领域之一,其技术研究包括神经学、信息技术及科学等多个领域。从本质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技术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依托促使人脑原理及行为趋向机器自动化的技术手段,而此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等思维。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占据着工业化生产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其内部由若干个简单处理单元共同组成,并且小单元自身处理能力及处理水平较高,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以记忆性特征为人工方面突出体现,主要通过记忆信息存储于权值之中再提取其具体特征,真正意义上做到服务于各个行业中具体工作。
         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2.1应用人工智能进行日常管理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调度员再也不必每天翻阅交接班记录,调度日志,每日汇报、发电机关停启动记录、继保更改、线路检修、购电记载、自动化缺陷记载、通讯缺陷记载等数十本记载,所有这些海量数据全部都可以交由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处理。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电网运行情况、设备情况、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使调度员对电网运行了如指掌。在电力调度日常管理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避免调度员下达错误命令,并避免调度员出现判断错误(调度员进行电力调度需要填报调度指令单,填写系统状态、设备编号等等内容,复杂繁琐,一旦出错就会造成电网面积瘫痪),使电力调度管理实现精细化。
        2.2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基础上,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数据库,形成基础整体控制体系。专家系统可以将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完善信息数据库,通过网络模拟专家的分析判断过程,从而对人工智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并根据此作出决策,快速判断出电力调度中出现的问题。专家系统中的数据库来源于专家知识,提升专家系统的应用效率,获取更加深层次的专业知识,使其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电网调度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问题比较复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调度系统,电力调度系统也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为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应用带来了很多难题,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电力调度的故障需要丰富的经验来排除,一般的软件难以实现,专家系统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
        2.3SCADA子系统
        SCADA系统数据主要是来源于其他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变电站的数据,也包括自设计的相关数据,数据类型包括状态量、模拟量、脉冲量、电力参数、电力模型等多种。SCADA系统的实际设计结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人机界面以及Web子系统。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可以满足其基本的数据采集要求、通信要求、数据处理要求。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从转发系统中获取相关的数据,再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其纳入实时数据库当中,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包括数据采集、通信、多元数据处理等。数据采集模块需要与其他的控制中心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以及沟通,因此保障其通信功能是非常必要的。整个系统要实现多元数据处理,并且提供开放的实时数据传输保障数据在网上能够向本服务器发送相关的数据。前置采集功能,当系统接入终端分为多个组时,形成了多组前置机,而每一组负责各终端的信息数据处理,这就形成了集群化的管理,降低了整个系统采集的负荷量,并且有利于系统的后期维护,为整个采集点的扩展提供了可能。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数据的分流,转发功能保证生数据以及流数据的转发,保证一个通道中可以转发出多组数据。
        2.4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系统中,人工神经网络是用来模仿人的神经系统,从而实现信息处理与传输的一项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实现高速的信息处理与传输,保证信息处理的准确性,提高处理效率,从而保证传输信息的精确性。同时,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还能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并行处理、联想记忆以及在线学习等等,具有较高的容错率,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帮助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生的故障,极大的提高了故障分析及处理的效率,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2.5可视化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受企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电力需求量持续扩大的影响,大大增加电力系统内部信息量,而海量化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形势不同程度上增加调度人员的故障处理难度处理工作量。除海量信息中快速准确找到所需信息外,调度人员日常工作相对枯燥乏味,往往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及精力,而可视化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与其它技术手段相比,可视化技术不止能以图片或图形等呈现形式全面展示海量数据信息,更能明显提高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同时,可视化技术主要通过二维或三维可视化技术手段可绘制出直观全面的电力信息数据图像,促使原本复杂的数据信息转变为简单形象的图片图像。
         3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在不断进步。生产生活对电力调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高效处理,减少电力调度故障,保证电力故障的及时处理。通过专家系统、可视化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效率,方便调度操作人员的工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磊.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64.
[2]赵瑞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21):38-39.
[3]章熙,姬源,黄育松.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22):132-133.
[4]王洁如.智能电力调度控制系统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28):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