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下   作者:梅朗
[导读] 任务驱动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来说是较为重要的,它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中来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的提高。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增加自己的物理知识积累,促进学生的物理成绩的提高,让学生能在复杂的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因此,本文对任务驱动的

梅朗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二中学
【摘要】任务驱动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来说是较为重要的,它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中来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的提高。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增加自己的物理知识积累,促进学生的物理成绩的提高,让学生能在复杂的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因此,本文对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任务驱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010-01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向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本的学习来促进学生本身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探究能力,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对物理课堂上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体现出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自信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此,本文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教学内容中布置学习任务
        一般在进行高中物理的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下,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得非常缓慢,甚至还会出现下滑的现象。这个原因出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问题就是因为高中物理的难度过大,学生在学习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越来越低,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收获感,从而就有了这个现象的产生,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收获感来增加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综合能力。【1】
        比如,在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知识内容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可以从学习任务中来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布置这个任务:熟练地说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学生在这个任务中,需要对知识进行思考,让物理的知识能够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理解能力。通过布置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课堂学习效率。



        二、在教学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
        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由于知识的难度较大,所以只在课堂上进行物理的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学生在课下也进行物理知识的练习,熟练课堂上学习的各种知识概念,以此来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后布置课后的作业任务,让学生能在课后的作业任务中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物理知识,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让学生可以提高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理解,帮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完“变压器”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变压器的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巩固。例如这道题: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当输入电压增加20V时,输出电压是多少?这道题考验了变压器的知识,通过布置这道题让学生可以进行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这道题就是利用了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来解决,通过公式 来进行解决,促进学生对这个公式的理解,帮助学生在遇到这类题之后能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通过任务来增加知识的拓展
        物理知识它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运用到,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中不仅需要对物理的笔试成绩进行提升,还要将自己的物理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在学习时的学习质量。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课堂的教学,教师将知识讲解后,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这个问题中来增加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的素养能力,让学生能够促进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2】
        比如,在进行“摩擦力”的学习时,当学生对摩擦力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来提高学习的质量。例如教师提问:如何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让学生能通过教师布置得这个任务来进行知识的探究,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实用性非常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布置任务来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因为物理知识的难度较大、知识具有琐碎性、复杂的特点,学生会容易出现对学习产生厌烦,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地变低,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不到知识。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对要讲授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思考分析,布置一些与知识相关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增加自己的知识探索,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在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树鹏.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任务驱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128-0128.
[2] 李健.高中物理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5: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