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策略 农春芳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下   作者:农春芳
[导读] 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我国小学教育的深入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是一些知识的基础,因此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由于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概念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概念教学引入策略,从而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促进学生们数学水平的提升。

农春芳   天等县恒丰希望小学  532800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我国小学教育的深入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是一些知识的基础,因此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由于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概念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概念教学引入策略,从而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促进学生们数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引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059-01

        随着小学教育不断被人们所重视,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 影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目标在于帮助小学生扎实基础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扎实数学基础知识中,数学概念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必须积极探索特色的数学概念引入教学策略,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从而为数学解题和数学思维的形成提供帮助,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生活化引入策略培养小学生抽象性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尚浅,因此思维方式仍然比较具象,但是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学科,小学生但就现有的思维方式很难学习和理解。所以,教师在开展概念教学时,必须注重学生们抽象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们讲具象性思维与抽象性思维进行有效交融,使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促进学生们数学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当学习“分数”这一块的知识时,学生们初次接触分数,为了更好的了解分数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实例的融入,将这些事物区分开,比如相关的原型模型,可以将其等分成多个阶段,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分数的实际意义。另外,在学习图形面积计算时,为了改善学生们死记硬背面积公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构建三角形与四边形模型,用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这样就可以找寻各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公式掌握的更加扎实。
        二、拓展思维训练,提升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小学数学中学习集合图形时,在计算图形的边长或者编辑室,需要找到一个固定值,就可以根据直观的图形来进行判断,最后获取结论。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经过精心的计算,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教学回升们运用直观方式来判断数学概念,从而实现有效的概念巩固。当学生们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时,也能够运用灵活的思维进行直观判断,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比如,数学概念能够利用几个形状来计算,计算出几何图形的边长和面积,部分原型即便有些复杂,但是依然可以运用直观的表现进行判断,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可以让图形变得更加直观,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思维灵活性。
        三、运用语言感受实现数学概念引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深度
        对于思维深度来说,是小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通常情况下,小学生智能看到文字表述中的数学概念,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比较浅显,对于一些概念没有具备本质意义的理解,导致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语感感受,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同时也不断强化学生们的思维深度。例如,在学习一个数学概念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们自己理解概念的表述和运用,然后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概念的每一个字和词,并思考概念是否还可以在更多范围内运用,最后,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概念的深层含义和巧妙运用,并设计例题让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学生们的思维深度。
        四、引入已有经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引入已有经验,可以让学生们对数学概念提出假定,并加以验证,数学概念的产生就经过了假定与验证,因此,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们独立性和创新性为目标,在学生们学习时,一般都会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同时下意识的运用以往的思维去思考,因此,需要引发各种猜想,并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猜想,可以更好的加深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2的倍数是偶数,那么5的倍数就是个位数为5或者0 的数字,然后让学生们自己验证这个猜想,并找出正确的规律。
        五、开展趣味性教学,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获取知识的享受过程,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体积和容积”的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展开趣味性教学活动,用一个魔术来进行教学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杯子,然后将一个长方体铁块放进第二个杯子,两个杯子同时倒入水,第二个杯子的水比较少,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所占空间的概念。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受到格外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必须开展有效的数学概念引入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桂青.有效引入,直达高效教学的“升降机”——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引入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7(6).
[2]袁培志.浅谈小学数学概念的有效引入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