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下   作者:周军
[导读] 2020年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进行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4月27日中央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阐明了对于“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贯彻落实习《意见》相关要求,各高校应积极开展体育课外训练。

周军    四川省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610000
摘要:2020年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进行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4月27日中央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阐明了对于“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贯彻落实习《意见》相关要求,各高校应积极开展体育课外训练。
关键词:高校体育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082-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由于就业压力逐步增大,高校教育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体育技能的训练,大学生的体质有所下降。要想提升体育运动训练的有效性,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从多层面保证体育运动的科学化与专业化,从而提升运动训练的有效性。
        一、高校体育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体能教练员专业能力亟待提高
        学校的体能教练员专业性不够,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存在偏差,综合能力尚且不够。大量资料显示,我们的体能教练员大部分来自于田径专项教师,好似田径教师就是体能教练员。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能教练员,例如NBA各球队的体能教练员大部分是来自于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业教练。这样的现象导致我们的体能教练员对知识体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可能会影响体能训练水平的提升以及该学科的发展。
        1.2体育训练场地及设施不足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各地经济仍有差别,体育训练场地不一。场地设备是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基本要求,只有硬件设备达到标准,体育教育训练才可以进行开展。但在现今阶段,数据显示目前具备运动场地的平均数值偏低,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场地的平均数值不能满足课程教学要求的数量。而且,经调研有部分场馆设施落后,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新,这些都在影响着体育教育训练的效率和质量,是当今高校体育训练存在的基本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一点进行及时处理与解决。
        二、解决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
        在开展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践训练,还需要注重心理训练[3]。体育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为训练强度较大,训练频繁,可能会在心理上抗拒,并且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难以继续坚持训练。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尤为重要。通过心理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日常训练的效果。训练教师要在日常的训练中,加强对体育精神的渗透,引导学生加深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坚韧不屈,更好地开展训练工作。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适当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调节情绪,让学生时刻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训练,提高体育运动训练工作的有效性。
        2.2开展特色体育教学
        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然而,面对情况迥异的学生,当前我国多数体育教练员都是采用统一的训练方法,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针对这一问题,高校体育教练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应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然后根据学生的各方面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训练的积极性。教练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要有明确的目的,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相应的体育项目。例如,对于身体素质较好、性格开朗的学生,教练员可以安排一些竞技性强、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对于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技巧性强的体育项目。总之,教练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以更好地实现体育运动训练目标。
        2.3热爱学生,寓教于乐
        学生们大多喜欢上体育课,却并不喜欢体育运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多体育教师的训练理念过于陈旧,进而导致设计的体能训练方案、内容枯燥乏味,不利于引导学生良好训练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体能的长期保持与提升。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及时将寓教于乐的理念引入到体能训练过程中,在全面了解大学生体能素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成立各种类型的体能训练兴趣小组,让学生依据自身体能条件及兴趣爱好,自由加入到各个兴趣小组中,引导各小组自主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体能训练活动,分享各自感兴趣的运动训练方法与经验,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体能水平快速提升,使其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时代不断发展,我国新课改也不断推进,对高校体育的教学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机会越多,对我们的要求也越高。而高校体育教学是教学中比较滞后的,因此要转变现在的模式,就要从提升教师素质、完善体育教学管理、多种锻炼内容提高学生积极性、体育教学制度化四个方面做出改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良好发展,为社会提供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卢香榴.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探讨[J].广西教育,2020(39):170-171.
[2]宋创业.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大学生体育训练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0):147-148.
[3]倪振华,严行.高校体育中加强体能训练的必要性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7):87-88+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