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唱教学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3月   作者:魏徽
[导读] 歌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看,这些器官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魏徽

摘  要:歌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看,这些器官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在歌唱教学中,声音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歌唱的心理与歌唱的情感在教学中同声音的训练同等重要,甚至有时声音还受到它们的影响和牵制,所以在歌唱教学中,应从各方面进行调整和训练,以便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歌唱水平。
关键词:放松,激发情绪,加强实践,培养自信
        说到歌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妙的歌声。同样,在歌唱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声音及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歌唱的心理与情感。歌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看,这些器官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如果有心理负担,就会影响发声与歌唱,甚至有心理负担,就会影响发声与歌唱,甚至走上歧途。
由此,我经常对学生讲:“想法指导做法”。可以看出在歌唱教学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首先要调整学生的心理活动,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克服紧张心理。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一个“情”字,以情绪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正所谓“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会送出情感的信息。
        情感是歌唱的美化与升华,在以审美学为核心歌唱教学中,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和情感的交流就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歌唱教学中要把这种审美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
        一、理解作品的内涵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一首歌曲或长或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所以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应规律性学生,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几遍,以便从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对作品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同时也应教导学生多听多看,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做到真情的表达。



        二、意境的想象
        意境的想象,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教师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构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引导学生化为作品中的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身临其境。只有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和生动。同时,想象和意境能很快地帮助你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或者说是主人公的形象来,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也明确了,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
        三、 作品的处理
        有了对歌曲的真情实感后,就应该对歌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这包括整个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问题。当然这些设想不是盲目的或是随心所欲的,歌曲的结构、曲体、调式旋律的起伏发展,直到节奏、和声给演唱者以艺术表现的总启示,它们可以指导歌唱者内在情绪的走向,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层次。在演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如一首歌曲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一首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找到歌曲的高点(高潮处)和低点。处理歌曲时,画龙点睛的部分往往是一些重点句、字。应该提醒学生在重点词句上的咬字吐字、感情上都予以强调,要一句一字地,甚至在一个经过音上深下功夫,反复练唱,认真寻味,找到最适宜的表现手法,把自己的处理化为真情的体现。
        四、投入的演唱
        唱歌就是要感动听众。在歌唱时,首先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而上面的准备工作则为歌唱者的情感表现垫定了扎实的基础。音乐响起时,便进入角色,忘记了自我的存在,这时的存在,只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没有观众,没有自己,只有作品中的情与景,只有歌曲的旋律在萦绕,只有主人公在曲中高歌、吟唱。悲喜交融、高低起伏、声情并茂。这样,才能唱好一部作品,唱好一首歌曲,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动听众,吸引听众。同时,也让学生多听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取其精华,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观后感,这样他们对作品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能帮助他们今后更好的演唱。
就歌唱教学法来说,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歌唱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对歌曲的情感体验,从而歌唱出真情实感,使心灵得到净化,性格得到陶冶,以促使审美教育任务的实现。这是歌唱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邹本初. 歌唱学[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2] 潘乃宪. 声乐实用指导(修订版)[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3] 薛良. 歌唱的方法-2版[M].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4] 尚家骧. 意大利歌曲集[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
[5] 徐朗, 颜蕙先. 声乐曲选集. 中国作品. 4[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