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学生,“不完整”的课堂 ——以《御风万里》为例谈农村初中欣赏课借班上课中提问的有效操作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3月   作者:孙 坷
[导读] 学生始终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由于各种原因,如学习生活经验不足、思维发展不够成熟,在课堂上表现出错误与偏差是正常的。

余姚市陆埠镇初级中学  浙江余姚   孙 坷   315400

摘要:学生始终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由于各种原因,如学习生活经验不足、思维发展不够成熟,在课堂上表现出错误与偏差是正常的。我们常用的欣赏教学模式,最喜欢学生按照自己教案设计的问题和答案来“精准”进行。
关键词:音乐教学;开启思维;课堂
        一、农村初中借班上课中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现状分析
        纵观各校各年级段的学生,横看从农村、城郊初中,到市区初中的学生,班级之间千差万别。笔者在准备送教课与公开课时,随机挑选七年级各校的不同班级进行试教,深感城乡学生的差异之大。笔者共试教9个班级,其中7个班级属于5个农村学校,2个班级属于2所市区学校。下面是对这就9个班级学生关于音乐基础知识以及音乐听觉经验的初步调查。
           

         基于以上学情我们借班上课的课堂可能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一)问题太“规范”,抛石沉大海
        在上欣赏课之前,我们会尽可能地写好详尽的教案,用设计好的问题“规范”进行教学。当教师抛出一个精心准备的看着十分“规范”的问题时,而这样的问题常常又是学生缺失的或者无法联系提取的音乐听觉经验。
        (二)问题太“规范”,教学成表演
        在上一堂欣赏课前,教师会尽可能详尽地准备好教案,设计好规范化的过渡语和问题。在了解学生基础较薄弱的学情后,会将问题设计得简单易回答,甚至不需要思索就能找到答案。于是整堂课学生终于可以按照设计好的“剧情”发展进行——这个时候该问这个问题,那个时候学生应该那样回答……但这并非教学而是表演,而表演一定是要按照台本进行的。
        二、打破“规范”,“不完整”亦“完美”
         (一)“多事”的追问
        初中的欣赏课堂中的聆听模式我常采用安静环境静心聆听,但这对曾经的亲身经验要求很高。例如《御风万里》中对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欣赏,想要学生达到听辨各种演奏乐器的音色的目的。
我在教学中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完整聆听B乐段,引导学生听出《黄河船夫曲》的旋律用了几种乐器来演奏;
        第二步:暂停式分段听(我会尽可能采用播放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音乐是整个的、完整的)刚才我们说过这些学生缺乏乐器音色的听觉经验,不直接问用什么乐器演奏,需要改变问题。
追问设计一:
        1.播放双簧管演奏的《黄河船夫曲》,而后提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是怎样的?
        生:宽广的、舒缓的、优美如歌的……
        2.师追问:你从声音的什么方面听出来的?
        生:速度比较缓慢,节奏比较舒缓……
        追问非“多事”,多一个追问,多问一个“为什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重审课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区理解、去思索,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二)伺机而动的提问
        对音乐要素的分析师欣赏课的必备,但是面对较为复杂的音乐要素,我们会感到无力,尤其是与作曲技法有关的要素,如复调、织体等。
        在《御风万里》B乐段中,全程运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但学生对“复调”不了解,更不明白,即使他们在七年级第二单元《蓝色的探戈》中见过类似的字眼。这时如果单一地通过出示的简谱,分析旋律的进行,然后再把“复调”含义阐述给学生听,看起来学生似乎“对答如流”,呈现出来近乎“完美”的表现,他们真的掌握了吗?其实不然。等到下次在其他作品中出现“复调”进行分析的时候,这批学生依旧不会、不明白、不理解,重头再来。既然这样,不如在设计的时候就让提问“伺机而动”。
        1.为新知识“搭桥”的提问
        以《御风万里》B乐段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中有关复调的教学为例。
        教学过程:
        1.教师提问:为了更清楚的听出这两条旋律,你们觉得我们可以提前做些什么呢?或者做一些        怎样的提示性的动作来帮助我们聆听呢?
        生:两只手(目前接收到最多的选择是用双手)
        2.教师引导:用你们的左手代表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旋律,右手代表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旋律;当你听到汉族民歌主题你举右手,听到蒙古族民歌主题举左手;两个都在的时候,两只手都举着。
        3.学生听音乐律动感受旋律进行
         (以上过程都不出现谱子)
        4.学生进行总结先后出现,交替进行,最后同时出现。
        5.ppt出示简谱
        6.提问:旋律是以怎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提示可以关注音高、节奏
        生:《黄河船夫曲》的音比较高,《嘎达梅林》的音比较低沉。
        两条主题旋律的节奏松紧是交替进行的(你松我紧,你紧我松)。
        7.产生了什么样的音响效果?
        生:庄严、深沉、有历史感的……
        在这个片段中,并未出现“复调”两个字,也没有任何文字解释,但学生已从这样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是复调。
        2.抓住联想点,开启思维的提问
        联想是学生常用的一种思考方式,教师如果能加以合适引导,抓住联想点,就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联想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对已有的音乐听觉经验进行提取,然后将有关经验和现学知识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共同特点。
        结语
        不管是“多事”的追问,还是“伺机而动”的提问,也许会以牺牲课堂时间和完整度为代价。尤其是面对初中农村借班上课,更使得教学内容完成度低,时间差别很大。课堂都不完整了,我们这节课的教学还是有效的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绝大多数农村初中的孩子,也许没有学习乐器的经验,没有参加各种演出、进入音乐厅的机会,但他们同样可以拥有对音乐的喜怒哀乐的敏锐触觉,体会到音乐更深层次的美!
参考文献:
[1]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 决定名师精彩教学的100个课堂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
[2]沈海明、周琦.《把耳朵唤醒——谈初中欣赏教学中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中国音乐教育. 2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