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丫他镇中心幼儿园 黄丽
【内容摘要】:目前农村的小班个性化家庭教学主要通过营造开展和谐的家庭教育教学环境可以发展幼儿自主个性,让幼儿在快乐中自主成长,在学生小组团结合作中自主学习。本文从强化课堂教师互动、教学方式、情境互动教学、转变教育理念等不同知识层面,就当前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在生群体个性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特点;教学策略;个性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学;小班化课堂教学
一、我们对小班化教育教学的认识
小班化教育中的教学特点是什么呢?我们普遍认为,班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大致在20-30人之间,开展新的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都会发生变化,人们也将有机会不断更新新的教育管理观念和教学理念。
二、更新、转变教育理念。
小班化教育的最终关键目标是不断转变传统教育管理观念和教学理念,为21世纪企业培养一批合格的企业创新技术人才。其中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努力促进每个学生的综合个性素质发展。在深入推进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教学实践管理过程中,首先必须牢固形成树立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观念。在学校素质教育教师课程建设教学中、学生德育教师只能是整个德育课程教学的主要活动主体,而教师只能是承担着一起德育教学活动指导者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更好服务幼儿们的意识。学生是德育教学的活动主体,而教师只承担起教学指导者的作用。其次,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更好服务幼儿们的意识。教师应全心全意地课堂教学服务于每个年级学生,服从每个年级学生的综合整体素质发展、创设和谐的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环境以及氛围,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第三、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主要在于主动引导幼儿独立思考,有效地指导组织知识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探求知识的欲望。第四、在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学习,相互理解交流。一切课堂教学活动都要贯穿于全体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让每个班级学生与全体师生的学习互动交流机会多,学习工作效率高。
三、农村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特点
在加强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应以全校幼儿自主活动为课堂学习工作主体,教师自主活动为课堂教学工作主导,充分调动全校幼儿开展自主活动学习的集体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好培育幼儿的潜能自主活动学习通过活动开发潜能。新的现代家庭教育发展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应尽可能的按照家庭适龄儿童的不同时期心理特征和不同成长年龄段心理特点等来进行家庭德育心理教学。"但在当代我国传统的课堂大班化教育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总是完全被动无视了在传统课堂里每个班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个体差异和每个学生主动接受各种信息表达能力的不同,老师被动进入主讲,学生主动进入倾听,为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主流。学生被动的进入自主老师去课堂学习老师接收自主课堂教学知识、在这样的自主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工作环境下,老师就能体会教的累,学生就能体会自己学的累得快要死。
四、具体实施
1.运作模式定位:主要实施基于目前农村民办幼儿园实际发展情况之上的小班化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运作模式是在目前农村民办幼儿园学校原有的运作基础上再再来继续进行的,是在目前我国农村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许多难点问题的实际基础上再来进行的。它最大的一个特点也就是从我国农村儿童幼儿园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为我国农村儿童幼儿园实际发展服务。
2.实施教学原则:促农村幼儿健康发展教学原则——所有教学做法从当地促进农村幼儿健康发展问题出发,为当地促进农村幼儿健康发展终身服务;因地制宜教学原则——必须充分考虑已经具有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已经具有教学优势;实际操作性教学原则——基于当地农村教师自身实际水平,便于她们实际操作;学生发展性教学原则——教学模式的具体确定过程是相对固定的,但又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在各种动态中随着发展发生变化的。
目的已经确定:通过教学实施小班化教育,促进每个小班幼儿孩子富有独特个性的成长发展,提高整个幼儿园基础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形成一个具有我园教育特色的小班办园教学风格。
五、结论
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是运用现代科学教育手段实施全面教学改革的新型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为我国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了广阔而又十分充满独特个性的自主发展成长空间,最大限度地充分激发了我国农村幼儿的个性创新主动发展潜力,促进了教师与农村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形成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授课教学环境,为大力促进当代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陶青,卢俊勇.农村小班化教学现存的问题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24-26.
[2]文云,艾启海.农村小班化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9,(15):58-60.
[3]桂全海.农村小班化教学实施的意义探究[J].广西教育,2012,(15):9.
[4]刘径言.农村小班化教学实施的策略探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2,(14):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