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3月   作者:刘佩佩
[导读]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受到“形式主义”的影响。

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刘佩佩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受到“形式主义”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部分课堂过分追求外在的“观赏价值”,存在着随意建立学习小组的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提高对合作学习的正确认识,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做好“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合作学习;数学课堂;有效性
        著名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在文章中指出:“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与别人的交换,这样会收到不错的效果;然而,思考数学问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我不知道中小学数学课堂是否能够提供很多的思考时间。”
        一、在理论学习中认清本质
        笔者今年教学一年级,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这一课中,学生开始接触“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教学活动中,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这些几何体的主要特征。在教学此课时,要用到积木,而且本课操作性比较强,在仔细研读教案以及做了此课的一些生成后,明确了本课要求“合作学习”的必要性。首先,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积木,但一些孩子因为条件限制不可能都能带到课堂上;其次,每个孩子准备的积木大小、形状都有所不同,开展小组合作可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学习、探索中来,还可以让他们观察到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更容易让学生对这些几何体形成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课堂中,学生用较少的精力、设备和时间得到发展,同时我们教师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双赢”。这样的课堂也能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密贴合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开展“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必要性。
        在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中,他指出在适当的任务中,儿童之间的互动能够使他们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有所提高。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和更有能力的同龄人讨论、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他相信,除了成人的指导,孩子和他们的同龄人也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和一起讨论问题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因此,他认为合作活动优于个体活动,对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样,皮亚杰学派的其他研究人员也强调了这一观点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通过儿童的互动可以更快地获得、掌握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分工责任,以完成共同的互助学习任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为集体和个人利益共同努力,实现理想。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积极参与合作、思考、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强者帮助弱者,实现“共赢”。
        二、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方法
        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这课时,我对小组学习是存在困扰的,担心自己经验不够,胡乱指导学生合作一番,最后变成了学生们乘机讲话,自由活动。这节课结束后,我进行反思,课堂效果不是很好,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让我感到困惑。通过阅读郑毓信教授的“教数学,想数学,学数学”系列三:离开专业思考我们能走多远里提到的合作学习以及阅读查阅网上一些著名教授的文章,让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一些认识。



       (一)创设激趣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在老师提出问题,讲清要求,宣布小组合作讨论开始后,班级就立刻沸腾起来,似乎每个学生都在开口讨论,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乎变成了学优生的“专场”,学困生只能在一旁附和,小组合作讨论看上去热闹极了,实质杂乱无章、随意散漫。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首先老师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设置一个有趣的情境,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以及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科学分组标准,优化学习小组
        在课堂中,为了方便,节省时间,大部分教师经常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四人都是前后两桌四位同学,合作时,前面两位同学转过头去,这种分组方式是很方便的,但是往往小组之间成员各有差异,参差不齐,所以这种分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处。所以在分组时,教师应当尽量考虑让学习能力稍差的和成绩好的一组,以优带差,小组合作时,明确组内分工,安排好每小组的组长,以及小组成员的任务,各司其职,隔一段时间还可以交换组内成员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角色,深切体会到每个角色都很重要,认识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认真对待每一次合作学习,一齐进步。
        (三)积极引导参与,注重习惯养成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是合作学习的指导者、规划者和组织者,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对合作学习知之甚少,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创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题,选取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体验合作活动,可以设置表扬机制来鼓励学生积极合作,教导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听取他人的合作劳动成果。知识来源于生活,那么合作学习也应当应用到生活中,课外也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合作学习,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合作解决问题。当学生养成了这个好习惯,长此以往,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就不会不知所措、措手不及,相反,他们会平静地面对,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并从容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除此,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还应该科学地调控课堂,掌握一些调控课堂的技巧,不能事事讨论,时时讨论,抓住时机进行合作教学,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组织学生讨论,使孩子们通过合作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使他们懂得合作的意义,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以及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后所获得的快乐。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数学的交流和互动”,能够帮助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思考,并且逐渐想得更加深入、合理和清晰。开展“数学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目前,小学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新型的挑战。教师应以正确的观念为指导,从准备到组织再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要及时的评价和反思。同时教师要能够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运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合作。在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反思、探索合作的新方法、新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合作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建立有趣的课堂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建立科学的学习小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多和其他同事交流,加强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使得自己和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师生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奠宙.陈省身教授谈数学教育[J].高等数学研究,2005(2).
[2]赵静.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四全"原则[J].基础教育研究,2010(21).
[3]周群.数学思想在一年级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4(6).
[4]代素.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3).
[5]卢清.生态课堂:唤醒沉睡状态的生命体[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