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实效性的实践和思考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刘海霞
[导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基于此本文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实效性的实践和思考展开研究分析,通过对该科课程作业内容要求进行分析,然后对该课程作业设计方面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出相应建议,希望本文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实效性有参考建议。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五中学   刘海霞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基于此本文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实效性的实践和思考展开研究分析,通过对该科课程作业内容要求进行分析,然后对该课程作业设计方面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出相应建议,希望本文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实效性有参考建议。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实效性
        在我国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中考必考科目,在日常教学中受严重的应试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为实现卷面高分效果,使《道德与法治》作业内容大部分为必考知识的巩固练习,在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表里不一”现象,较为严重的违背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严重脱节,无法从整体出发,全面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塑造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4]。
        一、《道德与法治》作业内容要求
        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丰富鲜活的生活内容,将课内课外教育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将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实效性的重要体现。所以,教师在布置《道德与法治》作业时,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性,设计出贴近生活,走进社会的作业内容,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与矛盾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对原有的认知、观念、情感进行再生再造,通过对新知识面的拓展和学习,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采用课内课外相融合的作业形式,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和体验的感知、打磨下真正的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变成自己潜意识行为,从而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为社会培育有德有才,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2]。
        二、《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作业内容设置中,一定要与课标紧密结合,把课程内容作为设计依据,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刻内涵意义体现出来。在作业内容设计中要选择实践性较强,具有实践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事件展开设计,注重作业价值导向,初中阶段的学生是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辨别,还不具有客观、全面和理性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指导,从而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提高《道德与法治》意识,规范自我行为标准[3]。比如,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公共生活新平台”教学中,教师可布置一篇以“网络言论到底自不自由”为写作主题的作业,要求学生对其阐述自己观点和发表建议,并且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加以正面、准确的评价和引导,从而纠正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以学生为主导者
        教师在布置《道德与法治》作业时,要转变传统应试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导,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身心成长需求,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作业设计。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自身素质,实现快乐生活、快乐学习的教育目标[1]。比如,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与规则同行”教学中,教师布置一项收集近期校园暴力事件素材的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材料收集,可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种新媒体软件收集数据信息,在资料的查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中,更能了解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性,以此产生同理心形成尊重他人意识和法律意识。教师在对作业进行批改和总结中,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校园暴力事件,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三)关注热点结合生活
        教师要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在《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中关注实时热点和生活实例,鼓励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积极观察和思考,自主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打破学校到家两点一线的固定生活区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宽生活领域,不断提升学生对社会文化生活的认知和感悟,在实践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使学生积极阳光健康成长、快乐成长[5]。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节“没好集体有我在”教学中,教师可与社会各公益单位取得合作关系,在休息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环卫工人清扫街区垃圾,给养老院爷爷、奶奶送过去新鲜水果和生活用品,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的辛苦,感受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欣慰。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教师在布置《道德与法治》作业时,要明确教学目标,使该课程的作业具有实践价值和实践意义,完成作业的同时完成教育,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还要以学生为主导,尊重学生差异性,布置具有教育意义的准对性作业,将社会实时热点和生活事件相结合,实现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廷艳.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实效性的实践和思考[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A01):P.214-214.
[2]周巧梅.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4):P.73-73.
[3]李建英.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思考[J]. 教育革新, 2018, 000(007):P.18-19.
[4]杜振国. 新课标下"三自一导"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倍增"活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的创新性思考[J].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2014, 000(010):113-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