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协调观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以《“废旧”世界的科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李俭 黄海芹
[导读] 《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最终指向的价值观念,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人地协调观主要包含三层含义,即“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相互协调发展。从地理课程内容来看,人地协调观主要包括科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资源观、科学的环境观、科学的人口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南宁市第十三中学   李俭 
南宁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黄海芹

摘要:《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最终指向的价值观念,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人地协调观主要包含三层含义,即“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相互协调发展。从地理课程内容来看,人地协调观主要包括科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资源观、科学的环境观、科学的人口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本文主要通过设计和开展“废旧”世界的科学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对社会资源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分析人地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将正确的地理观念运用于生活,成为一名热爱自然、节约资源、珍惜地球家园的现代合格公民。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措施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背景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主要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研究性活动。
        地理是一门兼具自然和人文社会性质的学科,无论是地理教材还是身边的地理现象,都能为研究性学习主题提供丰富的素材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通过实践探究获取直接经验,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废旧”世界的科学活动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多年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人口增加,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些社会现状,我国提出了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积极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已经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南宁市十三中学设计了《“废旧”世界的科学》这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鼓励学生通过听取专家讲座和参与多种实践活动,深刻理会“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知道“废旧”里也有很多地理知识,学会正确处理我们每天产生“垃圾”和家庭中的“废旧”,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人地协调观。
        二、 《“废旧”世界的科学》地理研究性系列学习活动方案
        《“废旧”世界的科学》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借鉴著名的“泰勒课程原理”,围绕着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实施、活动评价四大方面进行设计与开展。
        (一)活动目标 (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1.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南宁市垃圾处理和废物利用情况,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垃圾的矛盾,理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2.通过实地参观南宁市城南垃圾场和沼气发电厂,了解南宁市的资源回收利用情况,增强对家乡环境与发展现状的了解,强化区域认知能力。
        3.通过举办“爱心超市”活动和募捐仪式,亲身体会“废旧”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培养学生节约资源、资源循环使用的意识,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4.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废旧”资源展开调查研究,增强关心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科学调研精神,提高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二)活动内容
        《“废旧”世界的科学》是本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主题,指导着相关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在这个主题下还会开展集体、小组或个人等系列的实践活动。具体活动如表1所示。


        (三)课程实施 
        1.建立课程保障机制
        (1)学校领导小组的支持。南宁市十三中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开展科技活动,成立了分管校长、分管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有专门的科技活动教室、兼职科技活动辅导员,一定的活动经费。
        (2)一支得力的科技老师队伍 。经过几年的努力,笔者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在活动中培养了不少年轻的科技老师,连续多年所带的项目都能在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
        (3)优越的外部环境。本校位于南宁市市中心,南宁市环卫处正好位于本校附近,为邀请专家做报告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校周围有不少的废旧回收站,也为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供了方便,增加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时的安全性。
        2.实施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专家讲座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野外实践调查法等,确保达成预期的活动目标。
       (四)课程评价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两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的主体性、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在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对积极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开展探究学习;对遇到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不要泄气,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巧妙利用更多途径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达成学习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科技实践报告、科技小论文、信息技术成果等形式来呈现其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最后,学校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成绩显著的班级和个人,颁发证书和奖品。
        2.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和指导教师,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也能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最终将根据最终分数评出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团体、学生个人和指导老师,以激发学生对该活动的兴趣和认同感。
表2 “废旧”世界的科学之师生评价指标及分值
(1)学生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科技素养
(50分) 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25分) 信息收集渠道(5分),信息的分类(5分),信息的归纳整理(5分),信息的合理应用(10分)
 操作技能
(25分) 科学调研精神(5分),合作交流技能(10分),写作表达技能(20分)
人地协调观(50分) 树立科学资源观
(25分) 知道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与分类,认识垃圾与“废旧”资源的区别,了解南宁市资源回收利用的现状与问题,正确看待“废旧”世界的人地关系,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践行人地协调观
(25分) 通过实地参观、走访调查、活动参与等多种方式,体验“废旧”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为更好地处理“废旧”资源,提出具体可行的举措,促进和践行人地协调观。
(2)指导老师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活动成效
(100分) 活动过程
(50分) 对学习资源的应用(15分),组织工作步骤(10分),过程的连贯(15分,)四科并举(思想、精神、知识、方法)和贯彻(10分)
 活动结果
(50分) 活动的参与普及面(20分),学生的收获(10分),社会反响(10分),同行的评论(10分)

        三、落实人地协调观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措施
        1.走进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直面“人地”问题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能够体现地理。现实生活,就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选择研究性学习主题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寻找能够体现“人地”关系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人地”矛盾情境,让学生直面“人地”问题,在矛盾中开展社会实践,加以思索和探究,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养成。如同本文中的,可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废旧”世界,培养科学的资源利用观念;通过了解垃圾处理现状,初步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培养科学的环境保护观念。也可以通过走进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和探究河流治理等问题,进一步认识所在地区的水环境,培养科学的“人水和谐”观念;或通过走进城市重工业区和高新科技技术园区,感受和对比不同工业类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培养正确的大气保护观念。
        2.设置相关问题,增强学生 “人地”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历练、学习和生活经验不足等问题,学生可能一时间不能很好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的任务。所以,教师应该提前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之前,根据人地协调观主题,设计相关的问题。问题应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形成可实施的问题链,让学生在看懂和实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社会资源的利用现状、利用问题、环境影响等问题,增强学生 “人地”探究能力。
        3.注重情感渗透,鼓励学生践行人地协调行为
        很多时候,学生由于只顾着参与实践活动,忙着完成活动的目标,而忽视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这就使得人地协调观的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人地协调观作为一种价值观,是难以被量化和衡量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或活动指导过程中加以渗透。渗透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教师口头表达、教师身体力行的行为传递、鼓励学生通过主题探究自行得到情感升华。还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在学生树立了人地协调观之后,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与研究活动相关的具体措施,并鼓励学生行动起来,将人地协调观践行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让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真正得到生根、发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