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黄忠安
[导读] 作业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实践训练价值的载体,在作业设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就具体的作业内容以及作业开展的形式和手段进行有效创新,从基础、分层、自主探究以及开放型、实践型等方面就作业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全面提高作业设置的合理性。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  黄忠安  365000

摘要:作业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实践训练价值的载体,在作业设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就具体的作业内容以及作业开展的形式和手段进行有效创新,从基础、分层、自主探究以及开放型、实践型等方面就作业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全面提高作业设置的合理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前言:关注核心素养的指导,针对初中生的素质培育需求,在数学作业上进行规范设置,是数学教师在新时期背景下所面临的全新工作要务。在作业设置期间,教师需要全面分析目前在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能力养成的具体要求,针对作业的有效性进行规范设置,从而让学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也能够在作业训练的过程中掌握具体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一、初中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在初中阶段具体实施数学课教学的过程中,关于作业的设置所呈现的效果并不规范[1]。在作业内容上,教师未能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课外拓展的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在具体的作业形式上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导致学生对作业训练缺乏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思维有效发散,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作业学习能力养成。而造成不良现象的关键性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具体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上比较的单一和桎梏,缺乏生本思想的贯彻,同时也能够关注作业所具有的实践探索功能价值,因为作业整体的局限而禁锢了学生在数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养成。在确定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关注核心素养所提出的思想导向,积极探索和发掘全新的作业理念,并对具体的作业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有效创新,充分发挥作业所具有的促进功能。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分析
        (一)作业设计要注重基础
        在进行作业设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础出发,根据所掌握的基础数学知识、定理进行作业设置[2]。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通过作业进一步夯实与巩固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有序的完成作业探索,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因此,在设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基础数学概念和定理进行有效的发掘,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作业问题,让学生利用知识储备对实际问题展开分析,这样既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内化。比如说,教师可以围绕“锐角三角函数所具有的概念与性质”进行作业设置,即“Rt△ABC中,∠C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之后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锐角三角函数基础要素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遵循分层理念,规范作业设置
        在数学作业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分层理念与具体的作业设计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保证所设置的作业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与学生整体的学习诉求之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参与作业训练,并在此过程中掌握基础内容,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所具有的数学实践能力得到综合性的训练与提升。教师在设计作业之前可以先针对具体的学情信息进行有效调研,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进行等级分层,之后按照不同难度进行作业设置。


即“在 Rt△ABC 中,∠C=90°;AC =4;BC=2; 则 cotB=?”“在 RtΔABC 中,∠C=90°;sinA= 35 ;cotB=?”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基础逐一参与到作业训练当中,先让学生掌握规范的概念和定理,之后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提高作业难度,让学生的作业能力获得显著提高。
        (三)遵循自主探究理念,优化作业设计
        在数学作业中,教师为了保证其所呈现的效果更加的有效,则需要在将自主探究的思想理念有效的渗透作业当中,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作业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让学生能够拥有充分的学习空间,并在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定理,内化具体的解题规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在解题方面的综合效能。比如说,视图是重要的数学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图形意识,掌握视图的具体技巧,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组具体的图形模型,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探索,分析三视图的特征,然后绘画出来,让学生在作业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课堂上所掌握的基础内容。
        (四)设置开放型数学作业
        在作业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数学思维有效发散和能力养成,遵循学生变式思维的具体培育需求,设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相关的要领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索,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作业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有效的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利用自身所具有的发散思维,探索问题的不同解题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解题思路与经验的全面整合,保证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获得显著性提高。比如说,在进行“反比例函数”作业设置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像法,推理法等进行问题探索,也可以让学生基于实际问题构建模型,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索解题的思路和经验。
        (五)设置实践应用型作业
        在进行作业设置期间,教师需要遵循学生学习诉求,加强实践应用型作业规划设置[3]。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一定的启发,也能够让学生在作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说,在设置实践作业时则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其通过合作的方式积极的参与到调研活动当中。比如说,可以鼓励学生具体围绕生活中的具体数据资源,利用树状图和表格对具体的概率信息进行探索,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科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结论:依前所述,在进行作业设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的认识到核心素养所具有的指导作用。要从基础出发规范设置,让学生通过作业训练有效的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习技能基础。同时,在进行作业设置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践行分层的思想观念,构建自主探究型、开放型以及实践型的作业,让学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在数学思维上受到良好的启发,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柳花.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67.
[2]李贤芬.如何优化设计农村初中学生数学作业[J].农家参谋,2020(17):154.
[3]张玲.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19+138.
注:此文系福建省三明市初中“壮腰”工程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课题批号:ZXKTC-1911)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