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朱智群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在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道德与法治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所以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从小抓起。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朱智群   2566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在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道德与法治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所以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从小抓起。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他们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良好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重点是回归运用于生活。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教材中有很多环节是让学生分享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是呈现或是分享他人过去的生活经验。这样的设计不只是为了导入新课的需要,也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取有道德价值的东西。基于对课标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案列,现将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分享如下。
        2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开展现状
        2.1课程教学目标模糊
        小学院校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加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教学计划的目的,就在于要求学生通过良好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具备, 实现对于自身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基础奠定。学生在除却自身知识水平可以满足相关标准外,也需要通过自身其他素养的具备层次提升,才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对于未来人才的全面素养发展要求。 但是,存在部分小学教师由于无法及时转变自身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而针对未成为升学考试科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造成忽视,仅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授课,导致课程开展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
        2.2教师的教育理念较为传统
        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学生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观念,现代化的小学生与以往的小学生有很多的不同,他们更加自主,希望别人可以认可自己的想法,所以要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就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围绕教材展开教学,突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教师要明确教材是一个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媒介,要深度挖掘教材的内涵,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静态的教材动态化,运用多媒体多方面整合生活中的实例,同时教师要针对教材目标,抓住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连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还要考虑到小学生好动活泼的特点,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3.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3.1明确制定教学目标
        要想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教师在自身日常教学课堂的准备阶段,就必须首先明晰本堂课程所开展知识点传授的方向和目标,其次,则需要具体考虑学生应当在本课中针对知识达成何种理解程度,避免出现应帮助学生应付考试而授课的现象发生。唯有课程教学目标得以明确,后续性教学活动才能够具备开展意义,从而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方式进行课堂开展,通过穿越黑板擦等随处可见的教学工具开展“击鼓传花”游戏,抽取学生进行自己印象中学校的描述,从而在改善教学氛围的同时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3.2在导入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作为教学的初始环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导入环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新知识学习的环境中,促进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创设的教学情境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原有的思想知识设置教学问题,或借助教学故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在导入环节就使学生充分感知到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并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案例的设计也要借助良好的比喻,不但方便学生在学习之初理解,也方便学生带入自己的情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我和我的家人》这一课时,学生需要感知家庭的含义,并能够介绍家庭成员的特点。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馨,激起学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在教学之初,可以通过话题的引入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让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充分的好奇。在课上播放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同时,根据音乐的节奏剪辑一些反映家庭亲情的照片。这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操作,让学生听温馨又深情的歌曲,看亲切又动人的画面,组织学生表达自己脑海中能够联想起的回忆。强调体验的导入环节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自己亲手揭开新知识学习的神秘面纱,教师再接着讲解家庭和介绍家人的特点时,学生就会特别配合。
        3.3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小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会报有十分简单的想法,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面对这些问题,所以只凭教师简单的口头表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中深刻含义的, 但是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观点,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学生如果与教师在某个观点上有不同看法时,教师应该仔细聆听学生的观点,并且对学生观点进行解释,让学生可以清楚地明白相关的知识。 例如老人倒地之后该不该扶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班上分为两支队伍,让学生自主进行辩论,讨论学生是否有义务去帮助倒地的人。 学生辩论后教师再升华主题,要学生知道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身的利益。这样的教学形式既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也可以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3.4时刻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
        《我们生活的地方》在教学这一单元时,让笔者感受最深。这一单元以家乡为主体,我们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本地人,但有些学生竟然连聊城著名的东昌湖、古楼都说不出来。笔者时常会在朋友圈里看到家长分享带孩子到各个景点游玩的照片,但是为何孩子没记住呢?笔者感觉作为家长,在游览一景区时,首先应该告诉孩子所游玩的景区名称并结合景区内的标牌,给孩子做适当的介绍,让孩子心中有家乡。针对学生的学情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笔者对此单元做出了如下教学设计。笔者把家乡聊城的景点、物产、名人、做成了PPT的形式,让学生边欣赏边讨论、记忆。在观看孔繁森事迹的时候,笔者发现有学生的小眼睛湿润了,这也许就是教育的力量吧,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好方法———贴近他们的生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必须聚焦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上,将以学科知识传授为本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核心能力和关键素养形成为目标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学习素材、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都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亮.新媒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的创新刍议[J].考试周刊,2019(A2):113-114.
[2]石红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01):49.
[3]黄育年.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2):35.
[4]赵思保.试论新媒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小学时代,2019(35):74+77.
[5]王林.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9(1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