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梁波
[导读]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实施,不单单要培养学生形成较为基础的语言表达与语言思维能力,还应该对学生品德思想的培养有着良性引导作用。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通过设立科学化教学目标,使得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价值得以有效彰显。而通过品德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中的方式,能够肩负起对学生品德思想培养的重要职责。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水口镇大垌小学   梁波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实施,不单单要培养学生形成较为基础的语言表达与语言思维能力,还应该对学生品德思想的培养有着良性引导作用。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通过设立科学化教学目标,使得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价值得以有效彰显。而通过品德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中的方式,能够肩负起对学生品德思想培养的重要职责。本文研究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品德教育方式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品德思想教育与语文学科内容相结合之中,对自身品德思想素养发展提供更多的引导。
关键词:品德教育;小学语文;渗透
        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应对自身教学职能有一个基本的清晰定位。在日常教学之下,不单单要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还应该肩负起对学生品德思想上的引导与培养职,能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之下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在日后生活与学习中彰显良好的品德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小学阶段融入品德教育能够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一个良好的基础作用,让学生在思维形成关键时期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确保学生不会误入歧途,以此让学生在基础良好之下出现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内在需求。
        一、创设情景,于阅读中渗透
        1、设计问题,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为了科学化渗透品德教育,语文教师可通过设计不同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之中进行换位思考,实现情感共鸣。语文教师可在语文教学内容主体变化之中,设计具有角色互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作者描写人物的情感迁移,以此把握对文章内容情感表现的体会和感受,实现品德教育的良好引导。
        2、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应更多地融入人性教育,在人性教育之中实现对生活内容和德育因素的挖掘,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在教师科学化引导和教育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确一些基本做人道理,在语文知识学习之下懂得如何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生字学习融合品德教育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生字教学是小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关键一步,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科学化引导之中,在识字下感受到品德教育的内在魅力,本身中国汉字内容中包含大量的文化精神与品德思想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汉字教学的方式,将汉字的内在特点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观察汉字和查阅汉字背后故事中,树立正确的品德思想意识,进而将识字教学与品德教育结合,推动学生品德思想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解汉字“敬”时,现代汉语解释为:(1)表尊重,有礼貌地对待。(2)表示敬意的礼物。(3)有礼貌地送上去。(4)谨慎,不怠慢。这些表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礼貌,在词句的运用中传达了礼仪知识,渗透了德育教育,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品德思想意识。
        三、联系学生实际,深化品德教育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之下,为了深化品德教育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包含的品德素材,通过正面的引导与启发,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之下有所感悟,得以启发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感受到语文课程中所包含的品德文化与品德精神,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情况,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深化品德教育。
        如小学五年级语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文中的“汤姆的爸爸”和“汤姆”进行比较。当汤姆钓到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时,爸爸指了指手表对汤姆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那么你呢?让学生想想假如自己是汤姆时会怎样做,从而教育学生要学习汤姆与汤姆爸爸,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四、感情朗读,体会中心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中,可通过创设不同教学形式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之中加深对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感受每一个语文教学知识包含的品德意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实现自我教育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当然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技巧,也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之下能够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真正读出语文内容包含的内涵与意味。
如在指导学生诵读《观潮》时,我播放录像,然后引导学生转换心理角色:假如你是当时在场的作者,看到这雄奇、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你心里会怎么想,怎么说?在学生充分与作者感情契合后,我指导他们反复诵读,从容回味,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优美景物,读出自己由衷的喜爱,倾诉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从学生角度出发,融入更多品德教育内容,需要将语文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分割,以此融入不同主题的品德教育形式,触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下思想品德的升华,实现对学生语文知识素养和思想品德素养发展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龚孝华,黄泽纯.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观念和新行动[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2]蔡薇.浅谈小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3):355-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