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上   作者:吴玎亮
[导读] 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课标的新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教材的安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与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科学探究精神,提升科学品质。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义乌小学  吴玎亮

摘要: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课标的新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教材的安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与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科学探究精神,提升科学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问题意识是学生一项重要的学习与探究的技能,也是学生认识和发现世界的重要途径。而小学科学课程,它与大自然、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感知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要想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科学学习的效率,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必须利用独特的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课堂,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在学习《磁铁有磁性》时,教师让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磁铁,大家说磁铁有什么特点?学生对磁铁能吸铁的特点非常好奇。接下来,教师给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硬币,让学生判断这硬币是不是铁做的?学生们探究交流,并且进行判断。教师问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观察,能不能准确判断这些硬币是不是铁质的?这时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教师让学生找出能够准确判断的办法。学生很自然地选择磁铁,运用磁铁的吸铁性,来进行判断。学生通过磁铁进行实验以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硬币中一部分硬币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有的却不能呢?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硬币材质的不同。最后,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运用磁铁的吸铁性,可以为生活提供哪些方便?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实验,积极讨论,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二、组织开展实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阶段科学知识所涉及的领域较广,但大多数所涉及的科学知识都是比较浅显的,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所以,为了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问题意识,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科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科学实验,以保证学生科学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分析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和科学核心素养。它能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向老师提问,从实验中获得良好的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学习成绩,加快学生科学发展的步伐。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多个科目都有较为频繁的教学运用,而且效果十分理想。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探讨,问题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的问题要设立的比较科学,从而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问题的探索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以“水盐分离”这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各项因素将其全班学生划分为4—6人一组,并引导学生自行选出小组长,教师在讲解完实验注意事项后,由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实验:将浓盐水导入烧杯中,在将其放置于酒精灯上进行加热,使烧杯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提取出烧杯中剩下的盐分。教师还要适当的对学生做出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分析,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问题,教师并将每个小组的问题收集,并在总结的过程中让所有同学共同解决,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样也达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四、积极主动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具体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实践的探寻欲望。在具体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创新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并将短暂的科学欲望逐步转化成为持久的科学志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热量的传递》一课时,就可以有效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提问:“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家人会叫我们多穿点衣服,这样会更暖和,但是夏天的时候,为什么雪糕都要盖上棉被让它们不融化呢?”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能引导学生快速地进行思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听完教师的提问,学生会开始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就可以开始教学了,告诉学生棉被能起防止热量传递的作用。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例子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把这个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科学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生活化的科学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能够从自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科学知识学习。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开放的过程,也是学生丰富多彩生活的一部分。巧妙地将发生在学生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场景引入到科学课堂中。把抽象转化成具体的生活化情境,将科学知识生活化,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
参考文献:
[1]朱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345.
[2]尹慧.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1):202.
[3]刘淑艳.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知识文库,2019(05):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