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分析 聂翔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聂翔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不断恶劣,很多极端天气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地球板块运动的增强,各个国家都发生了多次地震灾害。
        身份证号码:413001****01231533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不断恶劣,很多极端天气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地球板块运动的增强,各个国家都发生了多次地震灾害。地震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地震就会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的伤害。基于此,我国政府部门提高了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视,希望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作为建筑企业应对政府号召进行积极响应。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问题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其建设技术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得到了世界领域的高度认可。随着我国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这虽然给城市带来了人才和劳动力,但是也增加了城市住房问题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增加住房数量,城市中修建了无数的高楼大厦,而高楼的建设中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尤为重要。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分析
        1.1建筑结构质量问题
        建筑结构的质量好坏是影响建筑结构可靠度最重要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质量问题是和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有较大的联系。如果建筑材料自身存在较大的问题,就会导致建筑结构无法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进而降低可靠度,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建筑施工材料,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对建筑物造成巨大的影响,出现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施工技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技术人员工作不认真,进行技术监督的时候无法满足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上因素都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可靠度。
        1.2抗震设计概念混淆
        在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裂”的指导目标,要尽量降低因为地震灾害所引发的损失。同时应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而现阶段的抗震设计工作还远远不够,抗震设计工作概念混淆不清,对于关键部位的结构抗震设计落实不到位,同时设计工作降低了抗震作用力。
        2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措施
        2.1加设抗震墙
        防震墙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在进行建筑抗震墙建设前,首先要考察建筑的地基结构承载能力,对于无法承受抗震墙压力的建筑,应当首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工作。抗震墙体可以由石砖砌成,也可以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在进行抗震墙体建设过程中要使抗震墙墙体紧挨着建筑的上下两端,尽量贴紧,保障抗震墙的使用效果。在刚性地面,如水泥地面等位置施工时,如果承载力不足的话还应当进行地面加固工作,确保抗震墙能够发挥出抗震效果。
        2.2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
        建筑物强度和刚度在建筑结构抗震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的分流地震对建筑物的伤害也能起到降低地震危害的作用。当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物本身强度和刚度能够对地震力进行抵抗,如果能够将地震力分流到整个建筑上,让整个建筑共同负担地震力,就可以防止因为一个点受到的伤害过大而导致这个点出现局部崩坍,从而对整个建筑造成严重影响,这对于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也能起到很大作用。
        2.3建设位置的选择
        建筑位置的选择是建筑需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建筑物需要的抗震性能大小,因为它对建筑的抗震有最直接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该地区的地震发生情况,有依据有理论支持地选择建设位置,当然地质条件也是不能忽略的,因此在选址的时候,要避开建设在丘陵以及山坡的附近。在对建筑抗震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工作人员一定不能忽视抗震结构本身的功能,在提高抗震质量上要有明显进展。

在这基础上功能造价和建筑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标准,参考科学的建筑原理论著,根据已有的建筑案例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在已经确定的目的影响、限制条件和情况下,优化这方面的使用功能。
        2.4严格按照结构设计规范操作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建筑结构设计相关管理和制度也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如果按照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完全可以全方面提升建筑结构的可靠度,其中的一些规范条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要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使建筑设计内容和方案符合相关标准,从根上提升建筑结构的可靠度。
        2.5采取基础隔震措施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可以利用一些装置进行减震。通常情况下,其主要是在建筑基础部位与上部建筑间安装一些减震装置来达到隔震降震的目的。但依据多年的数据表明,这种减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产生能量的2/3,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隔震措施,但这种减震方式往往并不适合一些高层的建筑。而相关研究显示,应用率最高的隔震方式主要是黏弹性隔震和摩擦滑移隔震,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两种方式对楼层高度并无要求,因此应用率最高。
        2.6结构性能参数计算
        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应格外注重整体结构参数性能的配置。首先,建筑工程结构抗震参数关系到整个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其次,结构性能的数据参数对于建筑抗震结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作业中,应正确和精准地推算出建筑物自身承受的能力和作用。最后,还应计算地震灾害发生时建筑自身的荷载能力。为确保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性能,需提高有关数据信息的精确性。所以,可采取建筑抗震结构模式的基本方式来模拟地震不同强度时给建筑物带来的影响。总之,有关人员应更加充分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建筑结构具体的稳定性参数进行计算,以便更好地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安全性。
        2.7对薄弱环节采用构造措施进行加强
        对建筑工程结构进行设计时,既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考虑,还要对工程承载性进行有效考虑,同时还要兼顾到工程荷载力。建筑工程设计中都会存在薄弱环节,对于这些薄弱环节建筑设计人员需要提起重视,设计建筑结构时应给予薄弱环节更多的保护,通过加强建设的方式提高其在地震中的承受力。等到正式开始施工后,也要进一步加强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以此来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从而为居住人员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2.8利用悬挂隔震进行隔震
        悬挂隔震是指在建筑整体结构设计过程中通过将其结构进行悬挂来形成新型的玄关结构。此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地震灾害给建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其具体原因是地震灾害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并不能直接传导至处于悬挂状态的建筑上,从而就达到了抗震的目的。在当前阶段中,悬挂隔震的措施多被应用在规模较大的建筑中,这主要是因为规模较大的建筑多为钢结构,这就使得其能够发挥的作用更好。悬挂隔震通常可以分为主框架与子框架两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将子框架主要通过锁链的方式与主框架进行连接,而一旦出现震动,虽然主框架会出现摇晃现象,但想要将摇晃能量传递到子框架中,就需要经过两个框架之间的锁链,而经过锁链就会出现损耗,从而使得地震能量在传至子框架时已经较之前被大大削弱,这样就达到了隔震的目的,因此悬挂隔震是一种效果较为出色的隔震措施。
        结语
        总之,随着地震灾害的不断发生,政府部门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越来越重视,并提倡各个建筑企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固性进行增强,希望以此来促使建筑物更好的应对地震灾害,能够在地震中保护居住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并减轻地震对社会经济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刘柳.中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发展及若干问题分析[J].门窗,2018(02):132.
        [2]苗茜,闫风全.中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发展及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16):164-165.
        [3]魏琏,王森.中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发展及若干问题分析[J].建筑结构,2017,47(0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