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的运用及发展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刘健
[导读]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促进建筑工程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环翠区建筑工程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促进建筑工程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智慧工地将信息化技术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施工全面化、智能化、科学化,对建筑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智慧工地实施现状进行广泛调研,总结智慧工地实施现状和路径,从用户升级、技术更新和数据融合等方面对智慧工地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智慧工地;运用;发展
        引言
        建筑行业是一个要求较为复杂、周期较长、劳动密集的行业,因此要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因施工问题带来的安全事故。传统的安全监督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人为排查,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安全事故发生较为频繁,且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在传统的监管方式上不断的优化改革,将智慧工地系统应用在安全监管工作中。论文阐述了智慧工地的具体内涵,具体分析了智慧工地系统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进一步保证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1智慧工地系统
        智慧工地系统是高度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手段。是实现施工技术全面智能化,资源信息实时共享,科学决策分析,工作实现互联互通,让人和物实现全面感知的新手段。它着重聚焦以施工现场,围绕人、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施工环节等关键要素,综合运用了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BIM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生产过程融合,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施工过程、施工技术手段等过程进行了优化,不断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使施工现场进一步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就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信息化水平还在处于较低阶段,监管体系和手段存在很大的不足,无法及时有效地排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如BIM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有效结合建造技术,打造智慧工地,使用智能化信息传感器、环境传感器、视频侦探器等对信息和资源进行有效采集和整合,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设备的作业情况和施工人员的施工现状,并将其信息传递到智慧工地的服务平台,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通过终端平台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监督,可以及时有效地起到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地排除安全隐患。
        2“智慧工地”的运用价值
        2.1改变传统施工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具体工程项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建筑工程中合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BIM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等全过程的精益化管控,可以改变传统的施工模式,通过打造“智慧工地”,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向信息化趋势发展,有效节约项目管理成本,同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2实现施工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在“智慧工地”中,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施工技术全面智能、信息协同共享、决策科学分析以及风险智慧预控等,对施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可观、可测、可控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信息,实行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确保施工现场管控的及时有效,大大提升施工现场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
        2.3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利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中智能视频监控、红外线入侵报警等功能,扩大对施工现场的监控范围,充实监控内容,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为工程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此外,智慧工地不仅能实现项目安全生产的目标,同时还会使施工现场更加环保节能。


        3未来展望
        (1)基于用户和决策的需求。未来,基于用户需求和决策需求的矛盾继续存在,决策者的资金支持和用户的行为支持,将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趋于平衡。(2)充分融合BIM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已在建筑业应用多年,理论上,全部建筑信息均可在BIM模型中展示。BIM技术是智慧工地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能充分整合BIM技术的智慧工地方案提供者具有巨大的潜力,施工过程中的大数据对后期运维和改造具有重要作用。(3)充分挖掘人体行为信息。在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处理的不断发展下,人体不良操作行为的准确识别指日可待,基于图像的行为识别技术大大减轻安全管理负担,现场的不安全、不文明行为不断降低。(4)数据资产的充分互动融合和挖掘。企业的竞争从经验技术和资本的竞争逐步转变为数据资产的竞争,不同系统的数据挖掘能力是竞争的关键,能有效利用智能化产品拓展外延,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智慧工地的平台本质是一种平台型经济,只有足够多的用户接入平台,产生真实的用户数据,才能通过数据协同产生巨大价值。(5)通过平台应用中的积分奖励制度,满足用户的人性化需求。互联网的基本思维之一是免费,建筑从业者数量众多,资本力量极有可能涌入,并积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资本对用户新场景的投资,将降低平台费用,也可能出现积分、红包等奖励机制。同样,软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实施过程中利用积分奖励制度充分激发用户工作能动性,也是一种有效措施,“积分奖励制度+合理的游戏化设置”更符合人性,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6)产业工人生活方式升级。产业工人不断涌现,并在智慧工地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智慧工地产品作为应用新场景,在市场上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智慧工地与产业工人的生活、娱乐、教育、学习等融合可能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实施过程中,智慧工地产品必将是产业工人的重要帮手,能否利用智慧工地为自己的劳动赋能,提升工作效率,是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重要判别依据。(7)基于混合云及SAAS的轻量化管理。关于企业数据,私有云和公有云的争论从未停止,折中做法是采用混合云,将公、私云的特点进行融合。在公有云的部署上,轻量化的SAAS更适合智慧工地的实施,在数据的动态和不确定性下,能以低成本满足使用需求。综上所述,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行业利用新技术改善自身效率的趋势不会变,建筑业降低所有参与者体力强度的趋势不会变,人与智慧产品全面融合的趋势不会变。
        结语
        将智慧工地系统应用到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是顺应我国现代化建筑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多种高端技术设备和信息数据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安全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以及绿色化,不仅极大程度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质量,还进一步保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不断对智能工地系统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系统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同时要鼓励技术创新软件开发,规范施工现场管理,部门间高度配合,加快智慧工地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实现智慧建设的城市化。
        参考文献:
        [1]刘磊.“互联网+”在构建智慧工地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6):62-63.
        [2]毛克亮.“互联网+”下的智慧工地项目发展[J].居舍,2020(25):132+135.
        [3]杨洋,华晔,何子东,等.面向未来的电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J].河北电力技术,2020,37(3):5-7.
        [4]张先稳,许健彬.“互联网+”提升智慧工地安全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19(4):42-44.
        [5]温如冰.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究[J].施工技术,2020(1):42-43.
        [6]张琪,江青文,张瑞奇,等.基于BIM的智慧工地建设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20,48(1):142-146.
        [7]徐刚,戴柱天,崔晓军.智慧工地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研究与实现[J].城市勘测,2019(1):37-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