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周敏
[导读] 摘要: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任重而道远。
        华电国际朔州热电分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任重而道远。新时代,人才终将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以技能提升为引领,紧紧牵住全员技能提升的“牛鼻子”,使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关键词:高素质产业工人;建设;途径
        1当前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现状
        1.1产业工人队伍结构不均衡
        一是当前企业产业工人队伍缺乏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存在不足,高熟工人较为缺乏。二是企业产业工人队伍老龄化情况较为突出,年龄结构存在断层现象。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逐渐退休,出现了一线技术人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现象。三是新进员工受传统思想观念的限制,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建筑业,认为只有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高学历人才才是人才,而技术工人很难说是人才,这种认识直接导致学技术、练技能的积极性不高,人员数量减少,质量难以保障。当前产业工人队伍中以40岁以上的人员居多,占70%,35岁以下的农民工仅占10%左右。一些关键技术工种,如电工、装吊工、钢筋工等技能工人断层现象比较凸显,呈现后继乏人的现象。同时,观念认识的偏差也带来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在企业内部,志愿从事技术、细心钻研技术的人员极少。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亟待解决。
        1.2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当前,建筑一线产业工人大多是“泥腿子”出身,放下锄头便进了工地,工作的经验主要靠现场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手把手”教或者在技工学校、劳动部门进行过短期的技能培训,大部分产业工人学历层次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大量存在,很少系统性接受过技能培训,技校、高职院校毕业的人员寥寥无几。从目前对部分企业调研情况来看,现场70%以上的农民工为技能水平较低的初级工,高级工、技师以上的人员缺乏。35岁以下的农民工普遍渴望技能的提升,有学技能、考等级证的需求,但是由于项目流动性大,很多人不知道在哪里培训、如何考证。
        1.3是产业工人队伍流动性大,归属感普遍不强
        由于建筑业流动性大、稳定性差,造成农民工流动频繁。通过对三家劳务公司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农民工最担心的是下一个工地在哪里的问题,三家劳务公司人员中只有10%-20%的人员为相对固定的人员,这些人员构成了劳务公司的骨干力量,大部分农民工都属于“召之即干、干完即走”的状态,由于人员的不稳定性,如何保持产业工人培训的常态化、正规化以及提高培训的吸引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4产业工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目前是农民工的“五险”问题难以得到保障。一方面劳务公司目前缴纳比例低,一般只给骨干人员缴纳“五险”,比例不超过10%,临时工基本上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另一方面,由于产业工人流动性大,造成劳务公司缴纳保险的热情很低。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产业工人逐步加入这个行业,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生活环境好,是在网络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及自身成长的有一定的要求,与当前的工人队伍管理水平不高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在薪酬水平上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造成愿意从事建筑业的年轻人少。
        2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发展的实践策略
        2.1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新时期群团组织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群团工作优良传统,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群团组织要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群团工作改革创新,是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根本保障。
        1.落实“双带”促工作提升。

一是紧扣企业机构优化调整,动态调整分会设置,规范基层换届选举,确保企业司两级工会班子健全;二是坚持经费保障到位,干部选拔培训到位,活动场所建设到位,推动载体创新、能力提升,在服务企业精益化管理、生产装备升级和职工队伍建设中开创群团工作新局面;三是围绕职工群众新时期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活动,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
        2.凝聚攻坚合力服务企业发展。在重大急难险重问题面前,企业组织青年突击队,在圆满完成限期生产任务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例如,在2020年抗击疫情工作中,企业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切实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提供有力保障。
        2.2打造职工创新平台
        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立足一线和基层,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技术诊断、高技能人才训练、导师带徒等活动为内容,为公司生产经营建设提供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公司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生产、学习、研究、应用之间有效互动的创新模式。公司打造职工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了技能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不仅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带动职工整体技术素质提高,而且在自主创新实践活动中,挖掘潜能,解决实际问题,锻炼队伍,创造效益。
        2.3大力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让产业工人更能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通过坚持开展“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六送”等活动,把企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产业工人手中;通过丰富文体娱乐活动,满足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其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家的温暖。同时,切实解决产业工人的生活困难,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三不让”帮扶救助,切实解决职工因病因灾等原因而遇到的生活困难,保障产业工人的基本生活。
        2.4健全产业工人培训体系
        企业要转变观念,注重产业工人的培训,这不仅是对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必要保证,也是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培训形式上,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创建人才培训基地,对产业工人的就业创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展开培训;也可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合作模式,共同建立专业的人才培训机构。对于农民工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培训,使其能够成长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在产业工人培训过程中,要注重为产业工人提供国际性的交流机会,大幅度提升产业工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根据产业工人的不同职业需求进行适合的培训,使他们切实掌握所学技术,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2.5积极拓展劳动竞赛的广度和深度
        结合项目生产实际,以企地共赛、区域联赛、班组互赛为契机,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术比武等活动。加大劳动竞赛阶段性的宣传引导,及时宣传劳动竞赛进展情况、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取得的经验做法和成效,努力营造大干快上、捷报频传的浓厚氛围。
        2.6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顶层设计
        按照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司自身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既有资源,持续推进,适时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阶段性总结交流会议,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结束语
        自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以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加速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的快速转换,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建设成果还不足以满足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社会需求,需要全面整合资源、总结经验继续加大力度投入其中,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参考文献:
        [1]王东明.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J].工会信息,2019(24):4-7.
        [2]王东明.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J].现代企业,2019(12):4-6.
        [3]董永祥.关于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工运,2019(12):31-34.
        [4]刘霞.完善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制度性支持体系[J].中国工运,2019(12):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