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徐林飞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徐林飞
[导读] 摘要:由于所处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情况较重,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应在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方面采取系列措施。
        烟台市河长制服务中心  山东省  264000
        摘要:由于所处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情况较重,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应在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方面采取系列措施。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
        引言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水流情况较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此,应分析当地水土流失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1.水土流失原因及危害
        自然气候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大多集中在第三季度,每年8月份降水量是全年的1/4,降水分布不均匀,降水量要比西部地区降水量少。秋季经常出现连阴日,容易造成自然灾害,导致水土流失。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蓄水保土区,地形条件千沟万壑,地形复杂,气候干燥,植被匮乏,降水分布不均匀,自然气候恶劣,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当地的黄面土与红黏土抗冲击能力较差,面对降水量集中的大雨或暴雨,土壤会受到较重的侵蚀。由于黄面土的覆盖相对较厚,在暴雨集中时,导致冲刷严重,造成沟壑纵横、水土流失较重,导致绝大多数的沟道中都裸露出红土,难以对土地进行有效利用,不适宜农耕。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使得地形遭到破坏,坡面下沉,土壤受到严重侵蚀,阻碍了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对农业发展与生活水平提升造成了一定影响。
        2.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2.1通过建设项目,推动治理进程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把握住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到国家的扶持与相关政策,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大规模治理项目,对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要把握住国家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投入,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做好各方面工作协调与安排,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及综合治理等相关工程,加大对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改善生态建设水平。
        2.2加强协作,提升生态建设效率为了提升对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的领导力度,需要将生态建设目标进行细致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人,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列入考核。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并不是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众多部门与行业共同配合。为此,要加强当地财政、农业、林业、扶贫、国土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使得各个部门与行业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提升生态建设的领导与协调效率,促进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到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作中,使得该地区生态建设质量与效率可以稳健提升。
        2.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投入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中央为支持生态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提出的政策,提倡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补偿,从而提升生态功能。水土保持是生态修复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工作效果有直接影响,能够调动参与者对生态修复工作的积极性,并有效避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政府部门有必要出台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通过财政手段加大对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的投资力度,并保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进。要从当地已经产生效益的水利水电工程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当地水土保持建设,支持当地生态建设。


        2.4加大执法力度,保护水土资源
        水土流失治理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要大力宣传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性,为水土资源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水土资源宣传与保护中,为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根据《水土保持法》严格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依据法律法规规定,严格做好各项水土资源保护与生态保护措施。将法律手段与科学技术有机的运用其中,重视对自然植被的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开采、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行为。在各种建设项目开工前制定水土保持方案,确保在动工的同时做好生态修复工作。严格管控在生态保护区、水源地带及重点生态治理等区域进行项目建设,一旦发现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工程,要立即制止。对没有在开工前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工程项目,要责令其停工。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执法,一经发现违规行为须进行严肃处理。
        2.5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为了彻底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制定长期修复与治理计划,可以将建设梯田作为中北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着手点,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适合自然条件的旱作农耕方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临夏州自然条件复杂,在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的过程中,要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以临夏州重点治理地区为例,该地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针对该地区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问题,要采取兴修梯田的策略,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农业耕种环境。通过建设梯田,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拓展马铃薯产业,提升当地农民收入水平。要让当地人民群众对兴修梯田有足够的认识,政府方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保证梯田兴修质量,提升农作物产量,同时进行小流域综合整治,建设淤地坝,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2.6技术措施
        在治理中,从治山、治水、植树、种草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开展了高质量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首先是科学规划,做到从山头到坡面,从坡面到坡脚,从坡脚到沟头,从沟头到沟底,先上后下,先坡后沟,沟坡兼治,整座山、整条沟、整条流域集中连续治理,层层设防,步步拦蓄。工程、植物、保土耕作措施统筹安排,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集中连片进行治理,力争做到治满治严,一步到位。其次是按标准施工,根据“国家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制定了“喀喇沁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措施单项工程设计标准”,工程、植物、耕作措施都按单项工程设计标准施工。在施工中,坡面按设计标准采用线绳拉线定点、定位的办法,一次性把工程位置“画”在了工地上。水平梯田采用挂线砸桩,通过图纸计算,将每个桩点的填高、挖深都标在施工图上,这样,提高了工程质量标准,真正做到工程治理规划细、标准高、出精品。第三是严把质量关,提出了“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争创精品工程”的口号。制定了工程验收标准,成立了工程技术指导组、质量检查验收组,层层把关,严格验收,做到有施工图、有竣工图、有验收图。在确保质量高标准上,做到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坡面、沟道工程,植物措施配套工程,分期实施。在工程项目区安排技术人员,按线定点、定坑。
        结语
        受自然条件及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急需治理。因此,要积极争取国家建设项目,合理规划并制定生态治理目标,加大管理力度,协调好各个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有效推动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董玲玲.探析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J].农村实用技术,2019(5):105.
        [2]车培玲.临夏市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8(9):88.
        [3]马金涛,卜新春,温胜强.甘肃省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24):88-93.
        [4]马志德.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J].农村科学实验,2019(28):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