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 齐志成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齐志成
[导读]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文明发展观念的指导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在持续和深入推进。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0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文明发展观念的指导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在持续和深入推进。水土流失作为一类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因此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于生态环境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主要围绕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重要性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发重视环境质量,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当前,虽然我国经济的发展状态日益稳定,但环境却不断恶化,水土流失现象越发严重。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始采取水土保持对策,确保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治理和改善。尽管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并不完善,水土保持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过,这一问题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改善。需结合我国国情和环境情况开展水土保持,使生态环境质量更有保证。
        一、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
        1.修复整体自然生态
        水土流失破坏原有的地表土壤结构,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自然植被的生长,使得地表植被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这不仅不利于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地表植被的减少还影响了对水资源的蓄纳和截流能力,使得地表径流增加但是地下径流却大大减少,水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循环和补充,进而影响水环境和水生态。而通过水土保持,利用植树造林工程和植草护坡等的工程,能够提升地表土壤的完整性,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孔隙度,提高土壤的下渗能力,使土壤能够充分地涵养水源,有利于地下水的补充,从而建立一个水、土壤和自然植被可循环的生态结构,对于整体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近几年,人们不断进行水土保持研究,从原来的栽树种草转换成了水土资源的综合治理。这个过程中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得到充分提升。水土保持工作在再开展过程中要考虑地质水文气候等方面,采取拦幕降水方法,把地表水逐步地引到深层次的土壤之中,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就能为植被提供更加充足的水分,有效避免暴雨的冲刷导致土壤大面积的流失,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以及减缓了江河流的淤泥堵塞。
        3.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水土保持能够调整土壤的孔隙,提升土壤的通气度以及排水能力,使土壤的肥力得以保持,内部的有机质含量也得到了提升,能够快速为植物补充养分。土壤作为动植物生长繁衍的载体,其内部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能够使动植物快速的生长。这个过程能够提升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一些研究表明,水土保持较好的土壤内部的真菌纤维分解菌等的数量比一般的人工林更多。
        4.调节局部气候
        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还能够使植被更加茂盛。在植被密度提高的过程中局部地区的温度就会降低,湿度也能够增加,昼夜温差也会减小。这些都是因为植被数量在不断地提升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所致的。这样,局部气候的改善,能够促进植被的快速生长,形成良性循环。生物种类和种群也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使生态系统更加的平衡。
        此外,采取挖条沟措施能够解决土壤存在的板结问题,提升地表的拦沙蓄水能力。土壤的蓄水功能提升,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就会拥有更充足的水分,在生长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根部牢牢抓紧土地,就能使其得到稳固土壤的效果。


        二、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
        在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虽然我国对于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由于内容不够完善,导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更多政策法规是以水土保持为主,并没有对生态环境治理提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就会影响到生态治理工作的效果。如果这一工作不到位,则很难保证水土保持工作得到落实,也会影响到其最终的成效,还会破坏自然系统的稳定性。
        2.统筹协调力度不足
        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时,需要确保这一工作与生态环境治理得到同步推进,使各项工作协调开展。要了解环境的具体破坏程度,生态结构,以及生态的恢复能力,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好各项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不过,现有的工作并不完善,不能实现有效的统筹与协调,这样就会导致植物种植与土地结构的整合力度不足,在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资源浪费,资金无法得到合理使用等问题。
        三、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完善水土保持治理与监督工作机制
        要想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完善水土保持治理与监督工作机制,以制度化的形式来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到位。一般来说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这两个方面,其中人为原因导致的水土流失情况加剧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必须要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和法规来遏制人类生产以及生活中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以及开发行为。要完善水土保持治理与监督工作机制,第一就是要成立专门的水土保持联合执法小组,对于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计划,分阶段地推进生物防护工程建设。第二就是要求政府部门以及执法人员要进行严格地监督,对水土流失治理成效进行评定和分析,对于在治理过程中发生的人为破坏行为予以严厉处罚,确保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加大支持力度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需要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保证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可以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第二,要购置先进的设备,使水土保持工作具有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第三,要加强技术交流,使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学习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第四,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比较复杂,因此,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加以支持。要确保水土保持项目有足够的经费,还要明确相应的责任人,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3.提高公民的水土保持意识
        要提升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有效性,还必须要发动全民参与,提高公民的水土保持意识。首先,政府以及相关的环保部门要开展多渠道的宣传和教育,普及水土流失的危害,提高公民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同感,从而积极地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其次,就是要提高公民的水土保持参与意识,可以发动群众参与植树活动,或者是借助于支付宝等的平台来进行公益林认领,通过全民参与切实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结束语
        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时,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修复。相关部门和人员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积极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的优势,将其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各项工作得到明确规定,在做出相关决策时也会有更加完善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谭会国.探究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J].环境与发展,2020,32(03):188+190.
        [2]韩建林.水土保持在治理生态环境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7):86-87.
        [3]高淑慧,周龙阁,张智芳.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30(12):187-188
        [4]吴洁,孙旭,刘小艳,冷慧梅,李田雨.论水土保持在治理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及发展[J].环境与发展,2019,29(10):17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