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元素在乡村风貌建设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肖依
[导读] 摘要:乡村发展建设要不断向城镇化靠拢,也要时刻保持自身的乡土特色。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西贺州市   546800
        摘要:乡村发展建设要不断向城镇化靠拢,也要时刻保持自身的乡土特色。近年来城镇化的推行让许多乡村建筑盲目跟风城市设计,为乡村的发展带来了错误的示范。而若要恢复乡村原有风貌并形成特色建设,乡土元素的回归与应用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总结了乡土元素的一些概念、特点,并对其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方法、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乡土元素;乡村风貌;建设
        前言: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城乡结合也得到了一定的深化落实。然而在乡村健身日新月异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城市建设风格的影响,部分乡村建筑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转而向城市风格靠拢,不仅失去了乡村特有的风貌,更为乡村的精神文明发展带去了不利的影响。对此,相关人员要重新挖掘乡村中的乡土元素,并加以利用,以借助乡土元素的特点为乡村风貌建设提供文化方面的积淀,进而为乡村的特色化发展建设带来促进。
        1 乡土元素的概念和特点
        1.1 乡土元素的概念
        农耕作为祖先的主要生存方式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延续了千百年,广大的农村便是华夏文化产生的根源,亦是滋养并构成乡土文化的养料、基因。所以说我们的根基在农村,我们的文化亦离不开乡土。所谓乡土元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它可以是祖辈传下来的一座田屋,也可以是每逢年节都要去祷祝的祠堂,它亦可以是一方独有的风情民俗,也能够是那传唱古今的传说故事,但无论哪一种,它都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寄托和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其他地区文明的唯一特征[1]。因而乡土元素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多要想办法保存和传承下来的一个民族符号,它涵盖的是文明的记忆,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乡土元素被编写在人们的基因里,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并非文明的发展,时代的更迭可以轻易的抹去,也不是任何一个新鲜的技术和观点便可以取而代之。反而观之,人们又实在没有必要将它隐去。乡土元素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无形的线,是人们追根溯源的关键点,当人们认同自己的文化时,乡土元素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1.2 乡土元素的特点
        乡土元素是从乡土文化中提炼而出的,而乡土文化建立在旧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上,即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乡土社会的一些特点。换种说法,即乡土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基本是在维护农耕制度下的社会结构,那么乡土元素的特点就很显而易见。首先,乡土元素一般都强调人与土之间特有的亲缘关系。不论哪个地区、哪种形式的文化习俗中,人们歌颂最多的就是山川的富饶、土地的丰收,和人们因此而获得的喜悦,而在农耕民族的意识形态中,人们生长和消亡都围绕土地而展开,人们对土依恋的情绪就如同土不会轻易移动那样坚固,足见农耕民族对于土地别样的依恋情怀。其次,乡土元素本身是具有地方性的。基于乡土社会的第一个特点,处于这个社会结构中的人大多保持聚居的习惯而对于外界是相对隔离的,从人与空间的角度来看,乡土社会是不会流动的,所以乡土元素极具地域特点,即便两个相近地区或文化有过交融,过几十年后一种文化又会发展成差异明显的两种形式。最后,乡土元素呈现出来的是质朴、从心。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是不需要选择亲人朋友的,他们接触的都是与生俱来的关系,面对的是稳定不易变化的环境,享受的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所以对人和事的信任度很高,一些感情的表达也是真挚而不违心的。相对的,乡土元素也代表这最质朴的初心。
        2 乡土元素在乡村风貌建设中的实践
        2.1 合理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古老的乡村也在拆断了与外界的隔膜后迎来了飞速的建设。一幢幢带有年代气息的老旧房屋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水泥盒”建筑,乡土元素中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地方性逐渐模糊,乡村风貌的建设也正朝着雷同的方向发展,殊不知人文精神的逝去,乡村风貌也将不复留存[2]。

因此,在乡村风貌的建设中相关人员应对地方特有的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并将其中的传统符号提取出来,重新以建筑或其他人文形态进行复原、呈现,以为乡村的特色风貌建设带来促进。常见的有将地方传统文化精炼成符号添加在民居的立面改造中,如此可以耗费最少的成本令乡村的面貌产生最大的提升,如浙江地区的乡村建筑中采用了双坡面屋脊和木质门窗,既寻回了地方独有的乡土元素,又令人耳目一新。
        2.2 构建历史文化体系
        乡村风貌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历史文化作为载体,而乡土元素又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精髓体现,因而早乡村风貌的建设中,乡土元素往往承载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乡村建设人员可借助对乡土元素的挖掘,将不同年代的文化元素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地方文化体系,以令地方的特色风貌建设能够拥有厚重的历史支撑。如浙江省东阳乡被称作“百工之乡”,乡土建筑多数木雕石刻,尤以木雕享誉盛名[3]。该地便以木雕作为主线,向上追溯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地方历史文化体系,并为该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助力。实际的应用中,相关人员还可以通过历史文化元素复原的形式来增进地方历史文化体系的构建,如河南古王集镇就借助了状元雕像和状元文化广场的修建实现了地方文化体系的构建,成就了该地区的发展。
        2.3 创建人文活动场地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乡土元素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运用乡土元素创建人文活动场地有助于地方人文的传承和发展,而地方人文精神展现正是乡村风貌建设的目的之一。因此乡村风貌的建设还应从人文活动场地创建着手,并借助地区性人文活动的开展,“活化”地方古老的人文精神。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注意非物质乡土元素的提取,如上文中提到的状元文化,文化元素要具有能够凝聚地方人民的力量。此外,乡村强化公共空间的建设,还能为乡村的民俗活动开展提供场地,增进乡村地区的人文精神建设,从而为乡村风貌的建设增添活力[4]。对此,先关人员应联合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开展民俗活动,让创建的人文活动场地更具有人文气息。
        2.4 打造旅游品牌
        乡土元素是体现地方特色的关键,融入了乡土元素的乡村风貌建设必然会在众多的乡村建设中突显,这无论是对乡村的人文发展还是经济带动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而相关的建设人员应将乡土元素作为乡村风貌建设的核心,挖掘并拓展相关历史文化体系,通过民俗活动的开展,带动乡村的旅游经济。我国的古镇旅游经济由来已久,其中较具名气的有浙江乌镇、西塘、凤凰古镇,不同的文化元素让它们的发展各具特点,但他们也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借助地区独特的乡土元素打造旅游品牌。这些旅游地区的成功可以为乡村风貌的建设带来丰富的借鉴,但同时也需要相关人员明确一点,乡土元素是旅游品牌得以建立的灵魂和基础,一旦过于商业化的氛围削弱了乡土元素,口碑自然也会逐渐下滑,进而不利于乡村风貌的建设和发展。
        3 结束语:
        将乡土元素融入到乡村建设中,不仅能让乡村原有的特色在其发展中得到体现,还能令乡村的文旅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而负责乡村建设的相关部门、人员应在充分理解乡土元素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对乡村乡土元素的合理挖掘,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历史文化体系,并发展文化品牌,创建文化活动场地,以为乡村的旅游经济发展带来推进。
        参考文献:
        [1]谭同学. 作为乡村振兴资源的乡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J]. 求索, 2020(3):94-102.
        [2]王仲伟, 郭谦. 风貌杂陈现状下的乡村改造策略研究——以合兴涌乡村为例[J]. 装饰, 2018, No.304(08):114-117.
        [3]王思诗, 刘卫东. 论乡土建筑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再生与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20, 000(002):117-118.
        [4]汪艳艳. 乡土元素在乡村风貌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 福建建材, 2020, No.227(03):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