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黄河文化价值 讲好陕西黄河故事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张玉
[导读] 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  710006
        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目标任务之一。”
        关键词:黄河流域;文化;陕西
        一、陕西省黄河文化价值珍贵,发展基础坚实
        1.拥有中华文明史完整发展序列
        陕西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省黄河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当前,陕西省留存了5万多处文物遗址、7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从华夏文明的发祥与文脉传承到中外文明交流再到近代革命的完整序列。陕西省不仅拥有距今110-59万年的蓝田人和距今2318万年的大荔人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西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王朝建都的文化资源,革命圣地延安、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中国梦”发祥地等文化资源,彰显了陕西省黄河流域保护传承中华文明文脉的历史地位;更拥有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彰显了陕西省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高地的文化身份。
        2.拥有黄河流域最富集的文旅资源
        从世界文化遗产来看,截至2019年底,陕西省黄河流域共有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6处遗产点)、长城(陕西段)等3项8处世界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项列入UNESCO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秦腔”“安塞腰鼓”等74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数量位居沿黄九省区第四。从文物遗存来看,有半坡遗址、统万城遗址、阿房宫遗址、石峁遗址等49个古遗址,党家村古建筑群、白云山庙、姜氏庄园、玉华宫遗址、大雁塔等34个古建筑,唐代帝陵、永陵、乾陵、茂陵、霍去病陵、司马迁墓和祠等15个古墓葬,以及西安、延安、榆林、韩城、咸阳和汉中等6个历史文化名城。
        3.拥有强劲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头
        陕西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从文化产业来看,陕西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和高质量的“双高”发展特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180.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911.1亿元,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9年底,文化市场主体总数从不足2万家增长至近6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接近1300家,在黄河流域具有领先优势。从旅游产业来看,陕西黄河流域旅游产业是陕西省旅游产业主阵地,在景区、产品、品牌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年游客接待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2019年接待境内外游客突破7.0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7211.21亿元,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陕西故事
        1.保护好黄河文化遗存
        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守护好黄帝陵、兵马俑等文化遗存。要严格落实《文物保护法》,深刻汲取破坏文物典型案例教训,严肃查处擅自对文物进行修缮、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用途、破坏损毁文物本体和环境及影响文物历史风貌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非法交易文物、非法收藏文物、擅自从事文物经营活动等违法行为,切实守住文物保护的底线和红线。

要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加快构建中华文明标识、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等体系,努力以健全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提供坚实支撑。制定我省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方案。
        2.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1]。黄河文化蕴含的不惧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重要动力。要挖掘黄河文化承载的思想精髓,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加强周、秦、汉、唐都城遗址等考古和科学研究,深入挖掘历史文物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价值,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提炼时代价值,对文物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提炼、拓展、完善,赋予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大众需求相贴近的时代内涵,让古老历史文物走进现实,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拓宽展示渠道,积极推进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改扩建及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传播模式,推动传统文化渗透于文艺创作、文化旅游开发等领域,让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3.弘扬好革命文化
        党中央从1935年10月到达吴起镇,直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前往华北,留下了包括中国革命标识延安宝塔在内的丰富革命文物遗存,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注重挖掘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遗址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深刻阐释延安精神的价值追求,引导党员干部更好感悟初心和使命。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用好延安、照金、马栏等红色资源,策划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组织开展重大纪念和主题党日活动,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创业史、革命史、战斗史教育。要加强红色文艺精品创作,依托我省革命老区和革命文化遗存,鼓励和引导专家学者、文艺团体采风编创,围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挖掘可歌可泣的革命题材,推出一批凸显地域特色的革命文学作品、舞台剧目、影视作品,增强革命文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4.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要坚定制度自信,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围,特别是保护利用好“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宝贵工业遗产,讲好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我国国家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要弘扬时代新风,保护好改革开放重要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遗存,做好代表性物品的收集展陈工作,展现勇立潮头、大胆探索的改革勇气,展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新实践,展现大气包容、互利共赢的开放胸襟,凝聚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磅礴力量。
        5.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截至2019年底,我省黄河流域有308个A级景区。要理清黄河文化三秦家底,延续黄河历史文脉,健全机制体制,挖掘时代内涵,树立系统保护理念。做好黄河文化保护文章,强化延安等革命旧址保护,提升秦腔、安塞腰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实施精品文化工程,加强黄河题材文艺创作,推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传承。讲好黄河文化陕西故事,展示黄河文化魅力,讲好守护根脉、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理想如炽、信念如铁的革命故事,革故鼎新、开放共赢的发展故事。提升黄河文化弘扬水平,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依托沿黄公路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重点节会,不断扩大黄河文化对外影响力。发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促成黄河文化的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支持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业高度融合,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形成历史文化展示带、生态环境涵养带、旅游观光休憩带,让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的主要承载地[2]。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邹菊方.传承延安精神奏黄河保护大合唱[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