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种植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2期   作者:王之桥
[导读]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良好发展是国民经济核心支撑
        王之桥
        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252034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良好发展是国民经济核心支撑,受多重因素影响,传统农业技术是约束我国农业发展核心因素。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智能化技术不断入驻农业种植中,不仅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而且提升种植物实际产量,为农户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促使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阐述现代农业种植基本特征,分析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实际应用,展望农业种植基于智能化技术下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农业种植;智能化技术;应用
        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性提升,人们对生活要求、品质愈发呈现多元化,特别是农产品。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多元化实际需求,应跟随时代发展潮流,科学、合理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种植中,突破传统农业技术瓶颈,保证农业种植产量增长同时,实现质的飞跃,促进农业良好发展。应积极掌握智能化技术知识,系统性分析其使用途径,确保发挥最大价值,助农业种植一臂之力。
一、现代种植业基本特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化技术不断入驻各领域中,农业种植是智能化大展身手的重要载体,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逐渐递增,实际耕地面积有限,所以需充分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土地利用率最大化,提高农产品实际产量,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现代化农业是通过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及经营农业,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作为其核心特征,主要强调不断提升土地利用率、产品产出率,全面助力实现三个效益统一,即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种植业作为农业基础保障,关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处于转型核心阶段,充分应用智能化技术,有助于促进种植业趋于现代化,对稳固现代农业基础、促进农业高速发展至关重要[1]。
二、现代农业种植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
1.1数据库技术
        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是从本质实现农业信息化核心途径,数据库作为农业信息系统核心支撑,通过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实现农业种植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短时间内实现农业种植信息查询及共享,有助于种植者掌握产品实际状况,为后续针对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基于数据库技术,将多数专家专业种植知识、问题分析以及解决等输入数据库,种植者遇见问题通过专家系统,便可直接获取解决方案,更具高效性。此外,种植模拟系统,将农业种植中各类参数指标输入系统中,修通建立良好的模拟环境,准确估测种植中出现问题,有助于种植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升产品产量。
1.2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
        对农业种植而言,农作物实际生长处于动态化,对温、湿度、光照时间等具有较强的敏感度,特别是反季节选用大棚种植过程中,对环境要求愈发严格,由于外界环境因素无法满足作物正常环境需求,需不通过人为营造良好环境,确保农作物良好生长,有必要对其生长状况进行监测。若选用人工监测方式,需投入较多的资源、人力,而且监测精准度难以保证,充分应用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无需人员进行值守,科学合理将传感器布设于种植大棚中,其可将农作物生长数据信息直接传输至处理器,通过初期依托计算机设定好的程序启动制动器,制动器承担灌溉、通风以及供暖等系统运行,从本质实现种植精细化管理,促使种植业更具智能化、现代化[2]。
1.3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利用监控摄像,将实时跟踪采集农作物实际生长状况,以图像形式传输至系统中,为工作人员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依托可视化技术,可促使现场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化、合理化,确保严格依照相关操作要求实施,且种植过程中出现病害,可通过图像调取明确发生时间,以及害虫类型,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2、光技术应用
        农作物实际生产过程中,光合作用不可或缺,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状况密切相关,若农作物处于大棚内种植时,获取良好的光照难度较大。为提升农作物最终产量及质量,需通过人为干预方式利用人工光改善农作物光照条件,确保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现阶段,农业种植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人工光源包含白炽灯、钠灯、日光灯等,不同农作物对光照需求不尽相同,需针对农作物实际需光性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光源。依照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适当调整光强度,促使光合作用效率达至最高,同时节省一定的电能。此外,光源作为吸引各类害虫重要载体,凭借自身趋光性将害虫予以吸引,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捕杀,可一定程度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食品安全性。
3、生物技术应用
3.1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组织培养技术
        农业种植过程中,充分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有助于增长农作物生长速率,短时间内培育良好的品种,同时可避免病毒损害农作物,确保种植种苗优良,为农作物种植做以基础保障。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核心体现在细胞全能性层面,利用人工有诱导,确保植物组织处于无菌环境下生长。由于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敏感度较强,所以需注重培养温湿度、pH值、化学环境等,促进培养育苗良好发展。当组织培养发展至培养基后,对其他酶活性造成一定干扰,最终影响接种外植体培养,应对该环节加以关注。
3.2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制作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作为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核心构成,其主要依托生物新陈代谢,将其制作成农药有效成分,利用化学方式制备农药,不仅可达到良好的使用成效,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干扰,增加植株实际耐药性,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吗,多数药品生产均从生物组织中国提取,由于其材料核心来源途径受限,造成其产量有限,且价格高昂,不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微生物生长速率较快,便于实现可控化,可实现大规模生产,所以可将生物合成农药成分基因,直接导入相应微生物细胞内部,促使形成相应药物,不仅可有效实现产量瓶颈,而且降低种植成本支出,减少对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同时,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3.3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作为农业领域应用最广泛生物技术,主要是对农作物基因进行重组、改造,将合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转基因技术应用,保证农作物基因优良,具有良好的抗病、抗灾性,提升农作物产量及质量。目前,转基因技术成为国内农业发展核心主趋,由于其增强农作物产量及营养价值,成为人们关注焦点。
三、农业种植在智能化技术下发展与展望
        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种植产量及质量,需充分应用智能化技术,并掌握各项技术优势及不足,保证实现扬长避短目标,消除传统种植技术瓶颈,注重农作物基因转型,满足现代人们食品多元化需求,丰富工业植物种类。杂交水稻解决我国粮食产量,应基于智能化技术下,适当将农业种植模式优化升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应用智能化技术不仅需关注农业产量增长,需不断优化农作物生长周期,以免受季节影响农作物产量下降,如此实现人们食用食品不受时间限制,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
结束语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普及范围不断扩大,现代农业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发展方向。因此,为保证我国农业生产跟随时代发展潮流,需积极转变种植模式,借助智能化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率,提升农业种植水平,有效强化农业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杜岳峰,傅生辉,毛恩荣,等.农业机械智能化设计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19,50(9):1-17.
[2]仇裕淇,黄振楠,阮昭,等.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智能化中的应用综述[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9,160(2):208-212.
[3]吕庆军,钟闻宇,由浩良.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9,46(11):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