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象为农服务的两个体系建设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刘敏
[导读] 我国农村地区的气象灾害频繁出现,再加上波及范围广,
        刘敏
        新疆哈密市气象局  839000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的气象灾害频繁出现,再加上波及范围广,对人民生命财产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确保农村社会经济可以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本文结合哈密市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对策和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气象服务   气象灾害  两个体系   对策  
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时期,对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是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构建两个体系,可以为三农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因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哈密市境内干旱、冰雹、大风、低温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着当地农牧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构建符合哈密市农业需求的气象服务体系,对于当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1、哈密市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1.1构建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近些年来,哈密市气象部门对区域内的综合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大建设力度,并出台了本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编制完成防御气象灾害规划,通过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进一步延伸了气象组织机构,构建了有效的基层应急减灾组织体系,使得气象灾害出现时可及时应对,降低其造成的损失。
1.2农业监测服务产品不断丰富
        一是开发哈密市农用[这个地方是不是写错了,改下]天气预报技术,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针对春播春耕、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以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提供专题材料;二是开发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展专题专项服务;三是与农业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作物产量预报,重大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农业病虫害防控等工作。
1.3建成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哈密市气象部门加强与林业、农业、民政、通讯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并实现数据共享。在气象灾害出现的过程中及时开展联合会商,灾情调查及信息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出了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对策
2.1加强整体科学规划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气象服务质量仍旧偏低,还有部分地区在传统观测模式及气象服务体系中停留,同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间还有一定差距存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质量有待增强,而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整体布局不断进行规划,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规划整体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哈密市当地气候特点、农业生态、地理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构建科学完善的气象服务体系,凸显地方特色。同时还要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将部门间的沟壑壁垒打破,以充分发挥出不同部门的优势,通过实时信息共享来增强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在不断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深入到农村地区,结合反馈信息不断进行改进。对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深入到农民群众中来,进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增强农民对气象问题的关注程度。在科学的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以部门联动为手段,进一步增强气象服务水平,使其更好的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


2.2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需要对各种网络基地和平台加强建设,以对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帮助,使其不断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出面向农民的气象服务模式,以对整个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气象信息服务进行完善,将各种类型气象灾害的定期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信息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特征。气象部门应对现代化的气象技术加强利用,如通过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等专业设施的应用,不断提升气象预测的精准度水平。在冰雹、干旱等气象灾害出现时,可以通过向空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的方式开展人工防雹和人工增雨作业,将不利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农作物高产丰收。
2.3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当前,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则是政府部门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引导力度不够和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高造成的。如偏远地区的气象预警、气象服务体系、防雷减灾等工作较为滞后,使得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防御体系建设标准较低,很难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气象服务。针对以上问题,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刻不容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①增强政府部门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可在政府地方部门的政绩考核中引入气象服务,避免部分领导干部只注重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整体气象服务体系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可从社会中积极引入资本投入。因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涉及范围较广,若是单纯借助于财政部门的投入很难对气象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只有从社会中广泛吸收资金,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进而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优势,才能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带来充足的资金支持。③在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引入社会力量,针对通过政府部门购买公共服务的具体操作可以交给社会专业组织负责,还要将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水平调动起来,加大气象工作宣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社会力量,使宣传覆盖面和普及力度达到最大化。
2、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具体措施
2.1利用科学技术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当前,针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薄弱环节是能否对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有效应用,由于农村地区的监测技术较为落后,再加上缺少先进的技术支撑,很难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借助于社会参与方式将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后,为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需求,需要加大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可以将GPRS技术与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结合,以增强气象监测预报的准确度水平,使气象观测网络体系不断趋于完善,以形成具有特色化的产业布局。在信息化时代,应对信息网络加强应用,以收集、整理、发布农业气象信息与气象灾害预防信息,通过互联网+气象服务方式增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水平。还应加强各级部门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气象信息服务点、气象信息发布网站、电视、网络、微博等不同方式来传播气象信息。
2.2形成常态化预防机制
        形成常态化预防机制是确保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常态化气象预防机制包括灾害天气评估制度、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制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以及灾害性天气报告制度等,应保证其具有针对性、长效性和地域性特征。其中灾害性天气评估制度就是组织农业气象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灾害性天气进行评估和制定相关措施建议;气象风险评估则是深入分析灾害性天气防御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以期为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专业化的参考信息;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则是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认证管理办法进行制定,并贯彻落实;灾害报告制度则是及时整理汇总各级气象人员收集的灾害损失信息,以将调查评估工作做好。在建立常态化预防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对区域内的气候特点进行综合考虑,结合不同农作物需求,以更好的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体系,使其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齐军岐 , 陈卫东 .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J]. 农业与技术 ,2012,32(2).
[2]  赵伟明 . 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4,35(4).


作者简介:刘敏(1992.08),女,汉族,新疆哈密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财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