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自读课的正确打开方式,让自读真正发生——谈谈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黄雪舞
[导读] 初中语文课本中分为讲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文类型,讲读课主要由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精讲,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分析能力;而自读课的教学选择性较强,教师通过认真选择判断,部分进行精讲,部分可以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主要锻炼学生自我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寺坪镇中心学校     黄雪舞   441604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中分为讲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文类型,讲读课主要由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精讲,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分析能力;而自读课的教学选择性较强,教师通过认真选择判断,部分进行精讲,部分可以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主要锻炼学生自我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自读课;“质疑解惑”能力;趣味学文
        部编版教材中自读课的占比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这让广大的语文教师不得不引起重视,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是否合乎现在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前,很多老师不会区分讲读课和自读课,把自读课也上成了讲读课,引导学生一点点分析文本。因为他们不信任学生,认为他们没有自主阅读能力,担心在自读课上一无所获,因此不敢大胆放手,还是穿旧鞋,走老路。还有的老师干脆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读自学,教师已经“出位”了。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有时会导致一学期教学时间紧张,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也让学生失去了新奇感和自主探究能力。
        其实,自读课实际上是对讲读课的一种巩固练习,把教读课中获得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到自读课上,完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自读课的教学学习,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抒发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所以,这里来谈一下自读课的教学策略。
        一、回归课堂,让自读课姓“自”。
        1、给学生充足的“自读”时间
        自读课,首先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自读”时间,以保证学生能充分地阅读,这是自读课教学的基础。教师不能一上来就急吼吼的提问,分析文本,而要注重学生自读理解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中提到,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教学建议中提到“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时候,孩子们的阅读视角可能更特别、更有趣。
        比如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在读准字音、划分节奏、读顺课文后,由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然后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全班集中解决。这样学生就读懂了文言内容,为后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我给了学生35分钟时间来自读和解决。接着,我让学生创造性的讲述“比美”故事,即加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适当增添有趣的小细节。然后提出问题:本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围绕“三”字展开,请同学们试着概括情节。于是就有了“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这些答案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烂熟于心。我抛出了本课重点问题:邹忌是如何向齐王劝谏的?有哪些高妙之处?这里不强求学生说出标准答案,只要意对即可。最后自读文中语言描写,探究二人的人物形象。



        这堂课中,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自读”,学生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顺课文、译读课文到自主分析文本,最后走进人物,所有的活动环节都紧扣“读”字展开,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翻译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质疑解惑”能力??
        《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写的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性文章。课文看着虽长,但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这篇课文特别适合学生自主质疑解惑。课前出示鲁迅先生的画像,请学生谈谈对他的初印象,由此简单导入过渡到课文,简介作者萧红和背景资料,让学生默读7分钟。写人离不开典型事件,聪明的学生会发现课文中有的段与段之间有很多空隙,会猜到是独立的事件,因此提出疑问: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教师顺势请学生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学生思考、自拟标题、分组讨论并概括。本文这些事件肯定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鲁迅,于是有同学提出文中的鲁迅先生有怎样的特点?再让学生从事件中分析、提炼、总结。那么,细心的同学灵机一动:为什么萧红这么了解鲁迅先生呢?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学生再次合作探究,问题迎刃而解。
        在学生的质疑活动中,也是环环相扣的,教师只是参与指导点拨,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没有担心学生理解过于浅显,只要是他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发现,那么就是成功的。学生的思维如“源头活水”,课堂上是一次知识的碰撞,思维的交锋,学生乐在其中,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变小,一举两得。
        二、大胆取舍,教学内容抓纲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常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参上建议课文一课时完成,但是课文涉及的重点问题和方法过多,这也要讲,那也放不下,最后实际上课花了二课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呢?就是因为教师不会“断舍离”,这对自读课尤其重要,教师要大胆取舍,这样才能教学聚焦,抓纲务本。
        比如《昆明的雨》这一课,课文中可讲的点有很多,但是碍于自读课文时间有限,所以必须压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如果执教本课时想侧重散文文体,那就从贯穿课文的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生发开去,找出作者对昆明的雨有何感觉,撷取了哪些生活的琐碎片段来组织选材,再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批注,赏析语句,以便理解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刻情味。
        如果想把教学点定为“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的话,那么本课的教授方式就不再是上面所表现的。开课之初,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木香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店喝酒的事。本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透过以上分析,教会学生从生活细节着手,以热爱生活的眼光去体味生活之事,“滴水见太阳,沙里看世界”,你会挖掘出不同寻常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阅读教育教学方法[J]. 后小康.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3)
[2]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 孟凡旭.  语文天地. 2018(26)
[3]“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自读课教学策略探究——基于阅读循环圈理论视域[J]. 彭春鸿.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