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化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陈英
[导读]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新颖、有探究性的物理实验,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验,还有利于学生物理观和实践观的形成,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和提升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物理实验化的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浙江义乌市第六中学 陈英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新颖、有探究性的物理实验,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验,还有利于学生物理观和实践观的形成,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和提升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物理实验化的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化教学
        引言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物理课程的开设和语数外相比课程量明显少的多,并且物理课程仅仅只局限于教室。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逐渐地提升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兴趣,尝试去转变传统的讲授模式,让物理实验课程变得丰富多彩。
        一、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实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通常是整个班级内的学生一起做实验,实验的地点、仪器都近乎一致,甚至连实验结果也是一样的,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思考,生搬其他同学的实验操作。如果一个实验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就会出现明显的责任分散现象,许多学生不愿意动手操作,只是观察其他同学的操作流程,而忽略了对于实验现象的关注,也很少展开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缺乏对于实验过程及数据的主动思考和分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物理实验课少、效果不佳
        物理教材中有不少的实验内容以及可以拓展的实验内容,但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练习占用了过多的实践,实验课的课时、质量自然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由于实验课的准备、实践环节耗时较长,一些教师不得不大量将实验通过演示的方法穿插在概念课教学中,这固然能提高实验与知识的连结程度,但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自然会造成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不足、效果不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而复杂,与教师教学观念的偏差、高中实验资源不足等都有关。
        二、高中物理实验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实验
        物理实验通常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材料,但需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要是因为部分实验现象会瞬间消失或者不明显,或者学生所观察的现象并非本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好相应实验的同时,还需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例如,对电场强度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带电小球处于电场中不同位置以及带不同电量小球处于电场相同位置的情境,引导学生猜测与观察带电小球所受作用力与电荷量大小之间的关系,并对电荷量与静电力成正比的规律、物质速度、密度的比值定义进行概括,深化学生对电场强度的理解。由于电场是摸不到看不着的,学生对电场缺乏直观且感性的认识。


物理教师则可通过实验的形式,如将发屑浮于蓖麻油,再加上电场,就会发现发屑会根据电场方向进行排列,呈现出电场线的具体分布状况,对电场线进行形象表示。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电场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且能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实验教学
        小组学习不仅能运用于课堂讨论环节,还应在实验教学中灵活运用。在简单耗时短的实验中,应利用小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实验现象的讨论,帮助学生从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讨论,更全面的构建物理实验与理论知识的联系,从过程中总结实验得失和经验,以综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较复杂的实验中,小组合作能使学生各司其职,提高实验的效率、促进学生间的实践交流,还能形成互相影响、监督的环境,促进学生积极讨论、明确分工,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核心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综合情况采取不同类型的合作模式,然后进行对应的分组,一般而言高中生的物理能力参差不齐,多采取互助式的合作模式,实现小组内成员的能力互补、互助,实验前要根据实验操作进行具体的操作分工,如测定电池电动势、内阻的实验为例,实验前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特点进行明确分工,实操较差的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及电路变化的操作工作,实操能力与理论知识较好的学生负责设计实验电路、电路组件,实验中形成良性的互补和互助,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层次化的提高。
        (三)灵活运用多种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开展实验教学,需要教师结合课堂的实际,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借助实验体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强化学生对于有关概念的理解。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且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建立对于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引导学生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控制变量法展开对于三者关系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最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观点的阐述,教师需要认真听学生的答案并点评,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和学习小组予以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建立对于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拓展物理思维能力,提升了物理教学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激发了物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思辨能力。结合本文策略探究,不难看出,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教师应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通过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梁胶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高考,2021(02):26-27.
[2]任厚宝.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0(A5):131-132.
[3]郭建业.科学探究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20(36):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